宝石鲈营养需求的研究

被引量 : 50次 | 上传用户:wwz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新秀宝石鲈(Scortum barcoo)为研究对象,在网箱(60×60×120 cm)或室内圆形玻璃缸(规格:400L)中进行为期60天的摄食生长实验,探讨宝石鲈对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核黄素、泛酸、吡哆醇、叶酸的适宜需求量以及钙磷、益生菌、低聚木糖和植酸酶添加对宝石鲈生长和生理状态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一、宝石鲈对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需求量的研究部分1.以鱼粉为蛋白源,配制5种不同蛋白浓度的等能半精制实验饲料,蛋白水平分别为25.1%、30.2%、36.1%、40.2%和45.6%。25.1%组的终末体重显著低于36.1%、40.2%和45.6%组(P<0.05)。25.1%组的日增重和特定生长率显著低于其它组(P<0.05)。宝石鲈的日增重和特定生长率,当饲料蛋白水平从25.1%增加到36.1%时具有增大的趋势,而从36.1%增加到45.6%时显著减少(P<0.05)。25.1%组的饲料系数和蛋白质效率高于其余实验组(P<0.05)。当饲料蛋白水平从25.1%增加到36.1%,宝石鲈的饲料系数具有降低的趋势;而饲料蛋白水平从36.1%增加到45.6%,宝石鲈的饲料系数具有升高的趋势(P<0.05),36.1%组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其它组(P<0.05)。蛋白质效率随着饲料蛋白含量的增大具有降低的趋势(从25.1%到36.1%),当饲料蛋白含量继续增大时(从36.1%到45.6%),蛋白质效率显著降低(P<0.05)。36.1%组宝石鲈的终末体重、日增重、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高于其余组(25.1%、30.2%、40.2%和45.6%),而饲料系数低于其它组。饲料蛋白水平对肥满度没有显著影响(P>0.05)。25.1%组宝石鲈肠道蛋白酶活性最低,淀粉酶活性最高(P<0.05)。肠道蛋白酶活性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提高而增大,40.2%和45.6%组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余三组(25.1%、30.2%和36.1%)(P<0.05)。肠道淀粉酶活性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提高而降低,40.2%和45.6%组淀粉酶活性显著低于25.1%和30.2%组(P<0.05)。不同饲料蛋白水平对全鱼和肌肉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提高,全鱼和肌肉粗蛋白含量逐渐升高,45.6%组达到最高值。粗脂肪含量随饲料蛋白水平的增加而不断下降,45.6%组达到最小值。各组粗灰分和干物质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以相对增重率作为评价指标,用折线模型来计算宝石鲈饲料蛋白质适宜需求量为35.98%。2.鱼油为脂肪源,配制脂肪水平为5.7%、8.4%、10.9%和13.1%共4种等蛋等能半精制实验饲料。10.9%和13.1%组间的终末体重、增重和特定生长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均显著高于5.7%和8.4%组(P<0.05)。各组宝石鲈的成活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饲料添加脂肪降低了饲料系数,13.1%组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其它组(P<0.05)。蛋白质效率有随脂肪水平升高而上升的趋势,13.1%组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5.7%组(P<0.05)。鱼体脂肪和干物质含量随饲料脂肪水平的上升有升高趋势。10.9%组全鱼脂肪含量显著高于5.7%组(P<0.05);13.1%组全鱼脂肪含量显著高于5.7%和8.4%组(P<0.05)。全鱼粗蛋白含量随饲料脂肪水平的上升有降低的趋势,13.1%组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5.7%和8.4%组(P<0.05),但与10.9%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10.9%组全鱼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5.7%组(P<0.05);但与8.4%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饲料脂肪水平对宝石鲈全鱼粗灰分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5.7%组全鱼干物质含量与8.4%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低于10.9%和13.1%组(P<0.05),8.4%、10.9%和13.1%组间干物质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13.1%和10.9%组肌肉粗脂肪和干物质含量最高显著高于5.7%和8.4%组(P<0.05),13.1%和10.9%组间以及5.7%和8.4%组间肌肉粗脂肪和干物质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肌肉粗蛋白含量随饲料脂肪水平的上升有降低的趋势,13.1%组肌肉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8.4%、10.9%和13.1%组(P<0.05),10.9%组的粗蛋白含量与8.4%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低于5.7%组(P<0.05)。各组宝石鲈肥满度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体形相近。随着饲料脂肪水平上升,各组宝石鲈的脏体比和肝体比都呈上升趋势,脂肪水平13.1%组宝石鲈肝体比显著高于5.7%和8.4%组(P<0.05)。5.7%组脏体比显著低于10.9%和13.1%组(P<0.05)。随着脂肪添加量的增加,宝石鲈肝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与苹果酸酶活性有降低趋势。脂肪水平5.7%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与苹果酸酶的活性显著高于13.1%组(P<0.05)。饲料脂肪水平对肝脏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P>0.05)。总之,当饲料脂肪水平高于10.9%时,对宝石鲈的生长性能没有影响,但脂肪在鱼体的沉积增加。3.玉米淀粉为碳水化合物源,配制碳水化合物水平为25.4%、29.6%、33.2%、37.3%和41.5%共5种等蛋白等脂肪的半精制实验饲料。饲料蛋白质和脂肪的表观消化率随饲料碳水化合物水平增加呈逐渐下降趋势,41.5%组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其它组(P<0.05)。25.4%和29.6%组的脂肪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其余3组(P<0.05)。25.4%、29.6%、33.2%和37.3%组碳水化合物的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大于41.5%组(P<0.05)。宝石鲈的终末体重、日增重和特定生长率当饲料碳水化合物水平从25.4%增加到37.3%时具有增大的趋势,而从37.3%增加到41.5%时显著减少(P<0.05)。饲料转化率和蛋白质效率随碳水化合物水平上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33.2%、37.3%和41.5%组间饲料转化率和蛋白质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大于25.4%和29.6%组(P<0.05)。各组宝石鲈肥满度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体形相近。随着饲料碳水化合物水平上升,各组宝石鲈的脏体比和肝体比都呈上升趋势,37.3%和41.5%组宝石鲈肝体比显著高于25.4%组(P>0.05)。随着碳水化合物添加量的增加,丙酮酸激酶与葡糖糖激酶活性有增加趋势,己糖激酶活性呈现降低趋势。41.5%组丙酮酸激酶和葡萄糖激酶活性显著高于25.4%组,而己糖激酶活性显著低于25.4%组(P<0.05)。各组甘油三酯、胆固醇含量、宝石鲈全鱼和肌肉的蛋白质、灰分和干物质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鱼体脂肪含量随饲料碳水化合物水平的上升有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37.3%组血糖、全鱼和肌肉脂肪含量显著高于25.4%组(P<0.05)。综合以上结果知,宝石鲈饲料中碳水化合物的适宜含量为33.2-37.3%。二、宝石鲈对核黄素、泛酸、吡哆醇、叶酸需求量和钙磷对其生长和生理状态影响部分4.配制核黄素含量为0.60、2.83、5.21、7.37、9.86和20.26mg/kg的共6种等氮等能精制实验饲料。未添加核黄素组宝石鲈的终末体重、日增重、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低于添加组(P<0.05)。当饲料核黄素含量为2.83 mg/kg时,宝石鲈终末体重、日增重、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低于其它添加组(5.21、7.37、9.86和20.26mg/kg )(P<0.05)。饲料核黄素水平在5.21、7.37、9.86和20.26 mg/kg时,各组终末体重、日增重、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蛋白质效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未添加核黄素组宝石鲈肝脏D-氨基酸氧化酶活力为2.24U/g蛋白,显著低于其它各组(2.83、5.21、7.37、9.86和20.26mg/kg)(P<0.05)。随饲料核黄素含量的增加,D-氨基酸氧化酶活力显著增加,当核黄素含量超过5.21mg/kg时,D-氨基酸氧化酶活力没有显著增加(P>0.05)。宝石鲈肝脏核黄素含量随饲料核黄素含量的增加(0.60、2.83和5.21mg/kg)而显著升高(3.55、5.84和8.26μg/g)(P<0.05)。而当饲料中核黄素含量高于5.21mg/kg时,肝脏核黄素含量没有显著变化(P>0.05)。核黄素是宝石鲈所必需的维生素,其缺乏会造成一系列缺乏症。以特定生长率、D-氨基酸氧化酶和肝脏核黄素含量为评价指标,经折线模型拟合得宝石鲈对核黄素的需要量分别为5.73、6.85和6.64mg/kg。5.配制泛酸含量为0.05、5.45、11.20、22.25、45.07和84.86mg/kg的共6种等氮等能精制实验饲料。未添加泛酸组宝石鲈的终末体重、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低于添加组(5.45、11.20、22.25、45.07和84.86mg/kg)(P<0.05)。当饲料泛酸含量为5.45mg/kg时,宝石鲈终末体重、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蛋白质效率与饲料3组(11.20mg/kg)差异不显著(P>0.05) ,但显著低于其它添加组(22.25、45.07和84.86mg/kg)(P<0.05)。当饲料泛酸水平在11.20、22.25、45.07和84.86 mg/kg时,各组终末体重、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蛋白质效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未添加泛酸组宝石鲈血红蛋白显著低于其它添加泛酸各组(P<0.05),而添加泛酸各组宝石鲈的血红蛋白含量没有出现显著差异(P>0.05)。未添加泛酸组宝石鲈肝脏脂肪含量显著高于添加泛酸各组(P<0.05),而添加泛酸各组宝石鲈肝脏脂肪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宝石鲈肝脏总泛酸含量在未添加组最低(P<0.05),随着饲料泛酸水平升高而显著升高,当高于11.20mg/kg时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未添加泛酸组宝石鲈肝脏游离泛酸含量与5.45mg/kg组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饲料泛酸含量的升高,肝脏游离泛酸显著升高(P<0.05),当饲料泛酸含量高于22.25mg/kg时,游离泛酸含量维持稳定(P>0.05)。未添加泛酸组肝脏结合泛酸量显著低于添加组(P<0.05),而添加泛酸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泛酸是宝石鲈所必需的维生素,其缺乏会造成一系列缺乏症。以特定生长率和肝脏总泛酸含量为评价指标,经折线模型拟合得宝石鲈对泛酸的需要量为12.40和13.47mg/kg。6.配制吡哆醇含量为0.18、1.46、3.14、6.71、12.67和26.25mg/kg的共6种等氮等能精制实验饲料。未添加吡哆醇组宝石鲈的终末体重、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低于添加组(P<0.05)。当饲料吡哆醇含量为1.46mg/kg时,宝石鲈终末体重、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低于其它添加组(3.14、6.71、12.67和26.25mg/kg)(P<0.05)。当饲料中吡哆醇水平在3.14、6.71、12.67和26.25 mg/kg时,各组的终末体重、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蛋白质效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未添加吡哆醇组宝石鲈肝脏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力以及肝脏吡哆醇和5-磷酸吡哆醛含量显著低于添加组(P<0.05)。当饲料中吡哆醇水平在3.14、6.71、12.67和26.25 mg/kg时,各组宝石鲈肝脏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力没有显著差异(P>0.05)。随着饲料中吡哆醇水平的增加,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力以及肝脏吡哆醇和5-磷酸吡哆醛含量显著增加,且吡哆醇含量增加到6.71mg/kg时达到最大,而吡哆醇继续增加对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力以及肝脏吡哆醇和5-磷酸吡哆醛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吡哆醇是宝石鲈所必需的维生素,其缺乏会造成一系列缺乏症。以特定生长率、肝脏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力以及肝脏吡哆醇和5-磷酸吡哆醛含量为评价指标,经折线模型拟合后得宝石鲈对饲料中吡哆醇的需要量分别为2.67、3.85、4.04、4.91和5.17mg/kg。7.配制叶酸含量为0.11、0.11、0.58、1.07、2.20、4.52和9.15mg/kg的共7种等氮等能精制实验饲料。未添加叶酸组宝石鲈的终末体重、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低于添加组(0.58、1.07、2.20、4.52和9.15 mg/kg)(P<0.05)。当饲料叶酸水平为0.58mg/kg时,宝石鲈终末体重、饲料转化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低于其它添加组(1.07、2.20、4.52和9.15 mg/kg)(P<0.05);而特定生长率与叶酸水平为1.07mg/kg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低于其它添加组(2.20、4.52和9.15 mg/kg)(P<0.05)。1.07、2.20、4.52和9.15mg/kg各组的终末体重、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蛋白质效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未添加叶酸组宝石鲈血液红细胞数量和肝脏叶酸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低于添加组(P<0.05)。当饲料叶酸水平为0.58mg/kg时,宝石鲈血液红细胞数量和肝脏叶酸含量显著低于其它添加组(1.07、2.20、4.52和9.15 mg/kg)(P<0.05)。当饲料中叶酸水平在1.07、2.20、4.52和9.15mg/kg时,各组的血液红细胞数量和肝脏叶酸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以特定生长率、红细胞数量和肝脏叶酸含量为评价指标,经折线模型拟合后得宝石鲈对叶酸的需要量分别为1.03、1.20和1.24 mg/kg。8.以酪蛋白和明胶作为蛋白源,乳酸钙(Ca-lactate)和磷酸二氢钠(NaH2PO4·2H2O)为钙源和磷源,配制成饲料1(0.0%钙,0.0%磷)、饲料2(0.5%钙,0.0%磷)、饲料3(0.0%钙,0.6%磷)、饲料4(0.5%钙,0.6%磷)、饲料5(1.0%钙,0.6%磷)和饲料6(1.5%钙,0.6%磷)共六种等氮等能纯化实验饲料。饲料中未添加磷组(饲料1和饲料2)实验鱼的终末体重、特定生长率和脊椎骨钙磷含量显著低于添加组(P<0.05),而饲料系数、全体和肌肉脂肪含量显著高于添加组(P<0.05)。当饲料中未添加磷时,添加0.5%钙对宝石鲈的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全鱼和肌肉营养成分、脊椎骨的灰分和钙磷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当饲料中添加0.6%磷时,钙的添加量(0-1.5%)对宝石鲈终末体重、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全鱼组成、肌肉组成(水分、粗蛋白和灰分)和脊椎骨组成(粗灰分、磷和钙磷比)没有显著影响(P>0.05)。饲料中钙添加量过大(1.5%)组脊椎骨钙含量显著减少(P<0.05)。饲料中添加磷显著降低了鱼体中粗脂肪含量(P<0.05),但提高了脊椎骨钙磷的含量(P<0.05)。各组脊椎骨钙磷比均处于1.78-1.82范围内,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未添加磷组宝石鲈血浆磷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低于添加0.6%磷组(P<0.05)。当饲料添加磷量相同时,钙的不同添加量对宝石鲈血浆磷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通过宝石鲈幼鱼生长性能和脊椎骨矿化作用分析表明,当饲料中添加0.6%磷时,钙的适宜添加量为0.5% (P>0.05)。三、宝石鲈非营养性添加剂部分9.用基础饲料投喂宝石鲈幼鱼作为对照组,实验组为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1%乳酸杆菌、0.1%芽孢杆菌和0.1%芽孢杆菌+0.1%乳酸杆菌。益生菌组宝石鲈的终末体重、日增重、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中单独添加0.1%乳杆菌和0.1%芽孢杆菌组的生长和饲料利用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低于益生菌混合添加组(P<0.05)。饲料中单独添加乳杆菌组的特定生长率与益生菌混合添加组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宝石鲈肠道的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显著低于添加组(P<0.05)。益生菌混合添加组的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单独添加组(P<0.05)。添加芽孢杆菌组肠道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乳杆菌组(P<0.05)。混合添加组的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乳杆菌组(P<0.05),但这两组的肠道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与添加芽孢杆菌组差异不显著(P>0.05)。各益生菌添加组的肠道细菌总数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益生菌添加组肠道气单胞菌属、肠杆菌科、黄杆菌属细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添加益生菌组肠道产碱菌属和芽孢杆菌属细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益生菌对肠道中棒杆菌属、不动杆菌属和葡萄球菌属细菌的数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益生菌添加组吞噬百分比、吞噬指数和碱性磷酸酶显著高于未添加组(P<0.05),但各添加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饲料中添加乳杆菌组的血清溶菌酶活性显著高于未添加益生菌组(P<0.05),添加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10.用基础饲料投喂宝石鲈幼鱼作为对照组,实验组为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06‰、0.12‰、0.18‰、0.24‰低聚木糖。对照组宝石鲈的终末体重、日增重、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蛋白质效率、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与0.06‰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低于0.12‰、0.18‰和0.24‰组(P<0.05)。0.12‰组终末体重、日增重、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蛋白质效率最高。添加低聚木糖后各实验组间肠道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的血糖,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添加低聚木糖各组(P<0.05),但添加低聚木糖各组间血糖、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饲料中添加低聚木糖降低了宝石鲈肠道中好氧菌总数(P<0.05)。添加低聚木糖各组间好养菌总数没用显著差异(P>0.05)。低聚木糖添加组的气单胞菌属和肠杆菌科细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产碱菌属和芽孢杆菌属细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低聚木糖对肠道中棒杆菌属、不动杆菌属和葡萄球菌属细菌的数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对照组吞噬百分比、吞噬指数、溶菌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低于添加组,但添加各组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饲料中添加低聚木糖能显著提高宝石鲈的生长、饲料利用和肠道消化酶活性,适宜添加量为0.12‰.11.全鱼粉饲料(饲料1,对照饲料)以鱼粉为蛋白源。豆粕替代饲料(饲料2)以鱼粉和豆粕为蛋白源,其中豆粕取代44.15%的鱼粉蛋白,植酸酶添加饲料(饲料3)为在豆粕替代饲料中添加0.02%植酸酶,共制作3种饲料。全鱼粉组宝石鲈的终末体重、日增重、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蛋白质效率、肠道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豆粕部分代替鱼粉组(P<0.05),与添加植酸酶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豆粕部分代替鱼粉组的终末体重、日增重、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显著低于添加植酸酶组(P<0.05)。全鱼粉组和添加植酸酶组的蛋白质、脂肪、干物质、总磷和总钙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豆粕部分代替鱼粉组(P<0.05)。豆粕部分替代鱼粉组氮的保留率显著低于全鱼粉组(P<0.05),而氮排放率显著高于全鱼粉组和添加植酸酶组(P<0.05)。全鱼粉组和植酸酶组的氮保留率和氮排放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饲料中添加植酸酶显著提高了磷的保留率并降低了磷的排放率(P<0.05)。全鱼粉组磷的排放率最高,显著高于豆粕部分代替鱼粉组和植酸酶组(P<0.05)。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豆粕和植酸酶后,对钙的保留率影响不显著(P>0.05),但显著降低了钙的排放率(P<0.05)。
其他文献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唐卡"噶玛嘎孜"画派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一直广受重视,怎样在其久远的历史演变中挖掘其价值,探讨唐卡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
运用作品分析及比较研究的方法,探寻鲁迅自然教育思想的缘起、表现及意义。认为鲁迅主张抛弃死读书、追求活教育,希望儿童在自然中游戏、劳动、成长的教育理念与卢梭所提倡的返
简要分析了我国油橄榄产业的发展历史、发展现状,明确了当前我国油橄榄产业的主要适生区域,并对重点区域的区域概况、发展方向和重点建设任务做了详细说明。
运用纯培养法和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对云南省一平浪盐矿古老岩盐沉积中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用补充0.5~3.5mol/L NaCl的MBA和ISP2琼脂培养基从卤水
本文从山西省普通高校中选取十六所普通高校作为具体调查对象,对其高校体育领导、体育教师和学生就新《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实施过程中的可行性、出现的问题,获得的成果,
健美操在我国高校中已得到广泛的普及,并受到广大体育教师的重视和学生的青睐。在高校中建立健美操俱乐部,可以为高校健美操的普及和发展提供一个活动平台,对推广和普及健美
<正>人民银行自2005年行使空头支票行政处罚权以来,有关"空头支票"、"与银行预留印鉴不符支票"(以下简称空头支票)的处罚数量较大,引起的行政争议时有发生。为进一步提
尚德义先生是一位执着音乐追求、学贯中西的当代著名作曲家、教育家,写有各类大量音乐作品,主要从事声乐作品的创作,在艺术歌曲方面尤其在花腔创作和研究方面有突出的成就。
<正>早实良种核桃结果早,但营养消耗多,需要从选址建园开始加强栽培管理,才能保证核桃丰产。经过多年生产实践,逐渐摸索了一套早实良种核桃丰产栽培技术,现将其详细介绍如下
<正>当前,积极适应市场,着力应对战场,努力探索"两场"条件下国防交通专业保障队伍建设发展,应对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引起关注。一、在国防交通专业保障队伍的训练上,要处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