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Ⅳ)/Ce(Ⅲ)作为氧化还原电池正极的研究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baoma123ertswe_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Ce(Ⅳ)/Ce(Ⅲ)电对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用以作为氧化还原电池正极活性物质。测试了电解质的粘度、电导率、Ce(Ⅳ)在电解液中扩散系数及还原反应动力学参数。Ce(Ⅲ)与Ce(Ⅳ)浓度比为3:1、1:1、1:3时,电解质的粘度分别为6.34 mPa·s、5.58 mPa·s、5.37mPa·s;电导率分别为2.59 S·m-1、3.01 S·m-1、2.84S·m-1。Ce(Ⅳ)在电解液中的扩散系数分别为3.69×10-11cm2·S-1、5.6×10-12cm2·s-1、2.03×10-12
其他文献
层状氢氧化物具有独特的结构特征和优异的光、电、磁等性能,因而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控制合成不同形貌、结构和组成的层状化合物纳米材料对于研
植物总是承受着各种环境因子的作用。其中尤以非生物逆境影响最为广泛。Rare-coldinductible(RCI2)基因参与植物非生物逆境耐受。RCI2基因家族普遍存在于生物中,其高度保守,
粘附连接是E-cadherin(E-钙粘蛋白)介导的上皮细胞间粘附结构,其胞外部分是反式相互作用的E-钙粘蛋白,胞内通过p120-连环蛋白(p120-catenin)、β-连环蛋白(β-catenin)结合到肌动蛋白
本文研究了溶剂热方法成功合成纳米片状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C,通过热重差热、XRD、FTIR、拉曼光谱、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测试手段研究了LiFePO4/C的物相特性,并运
本论文对大峪口湿法磷酸进行净化研究,通过脱色、萃取、脱硫和洗涤、反萃及后处理,得到食品级磷酸,萃余液、深脱硫固相等物质用来制造肥料。   经过优化后的条件为:   1)脱
学位
随着对环境保护、生物安全的关注,生物防治的地位日渐提升。作为我国森林害虫生物防治重要手段的白僵菌杀虫剂在我国南方应用日益广泛。然而,白僵菌杀虫剂的使用有时被认为引起
本文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不同晶型的铜铁矿结构CuFeO_2催化剂,采用SEM,XRD,EDS,XPS,FT-IR,UV-vis等对其性能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合成的水热温度、时间、pH值以及不同改性剂对其晶型结构、形貌等特性的影响,探讨了不同晶型催化剂的合成机理。并用于催化单过硫酸盐(PMS)降解水中酸性橙(AC)。考察了溶液pH值、光照等因素对AC降解效果的影响,结合自由基淬灭实验、表面羟基实验,X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