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us颗粒自驱动实验及运动特性分析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anna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1年Pierre-Gilles de Gennes在物理学诺贝尔奖颁奖大会的演讲中首次提出Janus颗粒的概念。Janus颗粒是一种具有双重性质的颗粒,在结构上由物理化学性质不同的两个半球组装而成。利用颗粒两侧材料特异性的特征引起外部某种场的梯度(如温度梯度、浓度梯度、光强梯度等)进而驱动自身运动的现象称之为Janus颗粒的自驱动。这种Janus颗粒的自驱动装置在微流动及药物输运方面具有非常大的应用前景,同时对于自然界中具有相同特征的类颗粒物的认识也具有指导意义。本文研究的是H2O2在Janus颗粒金属Pt侧发生催化反应,产生的分子浓度梯度驱动颗粒自身运动的现象。目前国内课题组的研究大都只针对Janus颗粒的制备,并没有对Janus颗粒自驱动的动力学性质进行研究,所以对自驱动实验过程的设计及相关数据处理方法的摸索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采用电子束蒸发镀膜技术在SiO2颗粒表面蒸镀7nm厚的金属Pt形成Pt-SiO2Janus颗粒。实验过程中采用Micro-PIV/PTV系统对Janus颗粒进行观察和记录。图像处理环节对采集的图像进行“高斯平滑”处理,解决了Janus颗粒无法定位的难题,进而实现了颗粒的准确追踪。由于实验中采集记录的数据量非常大,本文利用Matlab软件实现了快速求取位矢转角和有效扩散系数的目的,简化了数据处理步骤,减小了工作量。针对位矢转角γ的数据处理结果显示:在H2O2溶液中运动的Janus颗粒,对不同采样时间Δt所对应的数据集进行分析时γ角的分布规律是不同的。随着Δt的增大,自驱动的Janus颗粒由随机运动转变为定向运动,颗粒达到定向运动的采样时间随H2O2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减小。针对有效扩散系数Deff的数据处理结果显示对于在H2O2水溶液中运动的Janus颗粒而言,Deff是一条随Δt变化的曲线:当Δt<<τR时Deff和Δt呈线性关系;当Δt>>τR时Deff是一个定值,不随Δt发生变化,实验的这一结果和相关理论分析相一致。布朗运动的颗粒前进的动力是随机热扰力而自驱动Janus颗粒的驱动力变为浓度梯度力,这种梯度力比随机热扰力大两到三个数量级,故处于自驱动的颗粒的有效扩散系数比布朗运动的大数十倍,并且随着H2O2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Janus催化颗粒与环境颗粒共存时,金属催化颗粒的回收利用极为重要。本文利用Janus催化颗粒同环境颗粒在有效扩散系数上的差异性设计了Janus催化颗粒的特异性分离模型,并利用数值仿真手段进行原理性的验证,仿真结果显示分离效果明显。本文的自驱动实验研究及相关运动规律的分析有助于进一步了解Janus颗粒的自驱动现象,对自驱动装置的实际应用及如何实现Janus颗粒的定向运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10月16日上午,河北省河间市食药监局召开记者招待会,公布该市2018年1至9月份食品药械案件查处和抽检情况.据悉,2000份农产品已全部抽检完毕,已检出报告1850份,其中不合格3份,
目的:研究分析他克莫司治疗老年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96例老年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建立米糠蛋白在较弱碱性和较低温下保持其特性的高效提取工艺并明确其理化特性。【方法】采用二次通用旋转正交组合设计优化米糠蛋白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米糠蛋白特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体院田径普修实施背向旋转推铅球技术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在2kg和3kg铅球成绩上具有显著性差
通过对火力发电机组汽水管道支吊架的典型缺陷进行归类,分析缺陷产生原因,并针对各类缺陷提出相应的整改方案。
伴随着全球化的浪潮,各国的交往日益增强。而由各国的利益及文化差异带来的冲突也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化解以及和平解决这些冲突需要国际理解教育。各个国家、民族文
【目的】探索黄土丘陵区退耕撂荒地植被恢复与土壤相关要素的关系,为生态恢复重建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中国科学院安塞水土保持实验站墩山退耕不同年限的撂荒地为研
提升"国培"项目短期集中培训的实效性,主要着眼于:明确目标定位,依据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围绕培训主题,精心设计课程;培训方式灵活多样,体现学员的自主参与;注重培训成效
乳酸菌以其遗传可行且操作简单,已被广泛用于表达异源基因,在食品、农业及医药工程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已开发了一系列乳酸菌食品级基因表达系统。主要介绍了乳酸菌,重点
采用湿法工艺制备甘薯淀粉磷酸单酯,并对其理化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五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法研究了淀粉磷酸单酯的制备工艺并得到回归方程.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Na2HP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