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社会科学研究面临着当前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即将加入WTO,如何进一步加强研究,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摆在广大社会科学研究者和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这就需要我们在宏观层次上对我国社会科学的体制、政策、资金等各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控。宏观调控的基础在于对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现状的把握,这就不仅需要事实、推理和判断来定性分析,更需要数据来精确描述、定量地分析。 本文研究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客观地描述当前社会科学研究的现状,为科学合理地调配社会科学研究资源,实现最优化提供理论、事实依据及方法思路。对此,本文采用内容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当前社会科学研究(以1999年的3199篇论文为样本)的内容作了定量分析,并对论文的作者和引文等情况作了简单描述与分析。与此同时,对社会科学研究的外界影响因素,特别是外界对社会科学研究进行评价的组织方式和一些重要的客观指标,作了深入的研究。在两者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创新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首要之义,并提出建立全国性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查新体系,以合理保障社会科学研究的创新。 本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并就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作了概括描述。介绍了内容分析方法的一般概念和步骤。阐述了本文研究对象(样本选择)的理由。 第二部分“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的定量分析”。具体地展开了对社会科学研究内容的实证分析。在大量数据分析基础上,本文认为,我国社会科学在已经取得相当大成就面前若要进一步发展,向更高的目标进发,应加强当前社会科学研究的调整与规划:(l)在学科结构和其他资源调配方面,向应用性学科倾斜。(2)在研究内容方面,面向社会、面向实践,加强应用层面的研究,更具“社会化”倾向。(3)在研究视野方面,更具“国际性”,体现出一个大国应有的国际地位。(4)在研究方法方面,倡导定量化研究方法的运用,使得社会科学研究更加规范、科学。等等。 第三部分“社会科学研究的外界评价方式的评价”。深入地剖析了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组织方式和客观指标的运用。本文认为,在主观层面的评价上,应充分重视评审专家的组织方式,特别是引入德尔斐法以利科学评价;在客观层面的评价上,应重视客观指标的科学合理运用,特别是对核心期刊的认识采取科学的态度,“过”与“不及”均不可取。 第四部分“以创新为起评点,构建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方法指标体系”。本文认为,创新是社会科学研究生存与发展的最本质要求,社会科学研究必须以创新作为首要任务来加以对待。并且结合当前实际,提出以社会科学文献信息工作为基础,建立起全国性社会科学成果查新体系,为社会科学研究的创新提供保障,从而最终有利于社会科学研究资源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