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动态变化及驱动力研究——以广东省阳山县为例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8o8k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耕地是十分珍贵却又最易被破坏的资源,耕地、粮食与人口之间的平衡是目前人类最关心的问题之一。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和城市扩张,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耕地作为人类获得食物的主要基地,自然成为这种矛盾的焦点,“是否有足够的土地来生产未来人口所需要的粮食?”这个问题比以往更为急迫地被提出,研究耕地数量、质量和利用效益的变化,对区域持续、协调发展显得尤其重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阳山县近10年来耕地资源结构特点、空间分布、利用程度、利用效益等的动态状况,并根据现有资料的情况,以1995年—2004年时间段的数据资料为基础,构建数量、质量和利用效益为核心的动态变化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为主的模型算法对指标体系进行量化,计算耕地数量复合指标、耕地质量复合指标及耕地经济复合指标,并在此基础上求出耕地综合动态指标(CDI)。然后以定性分析为前提,利用DPS数据处理系统为分析工具,对阳山县耕地综合动态指标值及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工农业生产总产值等进行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等定量分析,摸清阳山县耕地动态变化规律,为合理利用及保护耕地,保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交通行业发展尤为迅速,人们对于交通问题给予了更大的关注度。在公路中,涵洞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公路的质量起到很大的作用,可是涵洞的施工工艺复杂,难度较大,施工人员需要注意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例如施工所在地的地质情况、施工设备以及施工材料等等。基于此,本文主要阐述了公路涵洞类型,并且对公路桥梁中钢筋混凝土涵洞的施工技术作了初步探讨,以此来提升公路质量及其安全性能
就业是民生之本。在未来十年、二十年,中国的劳动力总量都将在8亿以上。所以,对中国政府来说,首先而临的问题或压力还是要保证比较充分的就业。为了促进就业,中国政府将会长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正进行着一场深刻的战略性重组。在这个重组过程中,加入WTO后的中国以特有持续高速增长的经济、巨大的市场潜力、低廉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成为发达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