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三农”问题被视为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但是作为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和生活居住空间的农村,却在部分地区出现整体功能衰退,空心化现象日益凸显。准确深入认识和理解农村空心化是“三农”问题研究中不可回避的重要议题。目前既有的部分空心村研究多数是遵循着城乡要素流动不均性或是城乡地域系统差异性等理论路径来加以分析讨论的,固然农村空心化的形成有受制于国家制度政策结构的客观因素,但也存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三农”问题被视为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但是作为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和生活居住空间的农村,却在部分地区出现整体功能衰退,空心化现象日益凸显。准确深入认识和理解农村空心化是“三农”问题研究中不可回避的重要议题。目前既有的部分空心村研究多数是遵循着城乡要素流动不均性或是城乡地域系统差异性等理论路径来加以分析讨论的,固然农村空心化的形成有受制于国家制度政策结构的客观因素,但也存在着村民基于家庭生存策略选择的主观能动性因素。本文根据在豫东余村的田野调查,基于家庭策略理论,采用定性研究中的个案研究方法进行分析。本文主要从余村空心化阶段进程分析和特征归纳、家庭生计模式的代际转变和具体家庭策略的实践选择等三个方面展开讨论分析。研究发现:(1)村庄家庭化流动的增多不单单是村民独立于村庄生产生活的一种显性化的反映而且还是家庭重回个人生活中心的结果,个人从国家集体手中重新获得了对自我劳动的支配安排;(2)家庭代际合力的加强在帮助子代实现家庭继替发展的同时也在客观上破坏了村庄人口再生产的持续性,造成村庄未来人口的正常储备的断裂,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出生村民将成为事实上最后农民;(3)为了更好的调适家庭发展方向和目标,家庭成员纷纷走出村庄产生家庭空心化,这是一种村庄结构上的空心化,家庭的缺席将会造成乡村社会衰竭和静止,村庄生命力的保持脱离不了每个家庭在村庄空间上所铺展的日常生活。
其他文献
生态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瓶颈,有必要翻译、引进并吸收国外生态经济学的先进理念,使国内读者更加重视生态经济学在当前经济发展中的指导作用,为相关部门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提供启示。本报告为英汉翻译实践报告,作者选取《生态经济学导论》的第三章“生态经济学的原则与目标”作为此次翻译实践报告的文本来源。原文是信息型文本,包含大量衔接词,语篇前后衔接紧密。在汉译过程中,作者既要保留原文风格,
《教育、可持续性和生态社会想象:连接教育和全球变化》于2018年由麦克米兰出版公司出版。随着全球性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想象的价值观可能无法应对21世纪人类和生态环境所面临的挑战。本书的第七、八章,作者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称为“生态社会想象”的意识形态和一种称为“连接教育”的新型教育框架。本报告旨在探讨功能对等理论(Eugene A.Nida)运用于学术文本翻译的适用性,探讨在该理论的指导下,译者会如
本翻译报告基于对《生态经济学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Ecological Economics)一书的英译,主要选取第一章和第二章作源语文本形成翻译报告。书中主要介绍了在地球上实现人类可持续和理想生活的新方法。该书由该领域的专家撰写,阐述了综合环境、社会与经济分析和管理的创新方法,以及旨在实现人类共同目标的政策。本文评述了翻译实践的过程,包含四个部分。首先,本报告介绍了原文及本
基础教育对于培养个人文化素养、提高全民综合素质有着重大影响。随着国家对基础教育事业投入力度加大,政府和社会对于教育成本信息需求增加。准确的教育成本信息能反映政府的财政投入和资源配置,有助评价地方政府的教育投入水平和制定科学的财政决策,提升教育治理水平。中小学校成本核算工作由于长期依赖财政拨款,目前存在核算意识淡薄,核算方式粗放的问题,为准确核算教育成本和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加强中小学校成本核算工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自2008年5月1日施行以来,已经经历了8个年头,在此期间,社会各界在这方面都有大量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纵览这些研究成果,本文作者发现,在政府信息公开监督方面的研究还是较为缺乏的。但是,没有监督机制,特别是内部监督机制的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就不能发挥其实质性的作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开展也无法得到有效保障。本论文以上海市A区为研究样本,
儿童福利制度的构建逐步引起了学界和政府的关注,但是有关如何建构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供给体系的议题还处在个别省市试点的探索阶段,而其他省市作为非试点地区逐渐普及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服务。更重要的是,学界目前对普惠型儿童福利体系的福利责任和既有困难均缺乏深入的理解,因此该政策体系在实施过程中的出现个别化差异应备受重视。随着儿童福利问题的热议,我国在儿童福利领域也做出了较多政策性的改进,儿童福利模式从补缺型
本文是《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地球科学与社会责任》(Natural Disaster Risk Management:Geosciences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一书第四章的翻译实践报告。该书作者是德国教授乌尔里希·兰克(Ulrich Ranke),介绍了自然灾害的种类、管理措施、组织框架等,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适合与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有关的大学生阅读。本文要探讨的是翻译
生态语言学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个由生态学与语言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交叉学科。近年来,我国的生态语言学研究出现了一个热潮。翻译引进国外生态语言学重要著作不仅有助于促进我国的生态语言学研究,也有利于增强读者的话语生态意识。此翻译实践选取了《被删略的动物:话语、生态和自然的重新结合》(Animals Erased:Discourse,Ecology,and Reconnection with the Na
在中国的农村经济取得发展的同时,中国的村镇建设也正在经历中国数千年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快速发展和建设巨变。带有中国特色的村镇发展模式和探索在世界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关于该方面的著作少有系统地被翻译并在他国进行发表、传播。译者选择《中国绿色村镇建设理论探索与实践》的第三章(节选)作为翻译材料。该书由华中科技大学的王晓鸣教授及其团队所著,是其团队最新的研究成果,也是国内村镇建设方面极具价值的著作。
特朗普就职以来,一改奥巴马政府对朝“战略忍耐”转为“极限施压”政策,将半岛问题置于美国对外事务中优先位次。与消极应对朝核问题的奥巴马政府相比,新一届美国政府寻求更加积极、主动的方式,来解决不断升级的半岛危机。奥巴马时期的对朝政策,不但没有实现既定目标,反而令朝鲜的核导技术在这8年时间内突飞猛进。特朗普政府则通过外交孤立、深化制裁和强化军事行动,迫使朝鲜弃核,为双方接触铺垫。本文基于当前背景撰写,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