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航空标准件企业生产仿真研究与应用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gital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快速发展,航空标准件企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遇到了较大的发展阻力。航空标准件产品种类繁多、规格复杂及国防建设的特殊要求,决定其生产系统行为模式具有复杂性和动态性特征,具体表现为:原材料采购放大、生产流程复杂多变、在积压订单和制品库存逐渐增加,生产效率波动,订单准时交付率降低、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传统的解决方法侧重于在一段时间内集中解决一个问题,忽略了生产过程作为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内部结构之间的影响和反馈机制,导致在决策时缺乏准确的依据,难以制定出有效可行的改善方案。因此,为了更好地揭示航空标准件生产系统内部结构之间作用机制,需要建立其生产系统动态模型,研究其动态行为演变规律,从系统观点分析和解决标准件企业生产系统存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管理成本,也为企业未来信息化和智能化布局奠定基础。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首先,总结了航空标准件企业生产问题现状,运用系统动力学观点分析了航空标准件企业生产的动态行为特征,并总结前人研究成果,阐述了系统动力学解决生产问题的优越性。其次,按照SD(system dynamics,SD)建模技术步骤,针对要解决的问题,确定了建模目标和系统边界,在此基础上做出了动态假设,按照生产系统产、供、销的三个阶段,完成了系统因果结构图的绘制,根据产品工艺流程将生产制造阶段分为三个存量进行研究,构建了航空标准件企业生产通用SD模型。依据其企业采集到的实际数据,确定了模型方程,并对模型进行了全面有效的测试,保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再次,运用SD仿真技术对生产系统模拟仿真,研究了生产系统的反馈回路对系统行为的影响,分析了系统内部结构之间的作用机制,并结合企业实际和模型仿真结果,解释了库存积压、订单延迟交付增大、客户满意度降低的具体原因,并对造成生产的放大和震荡效应的具体因素做出了探讨。最后,根据仿真结果,结合企业实际,确定了合理的改善思路,设计出了一系列可实施性较强的改善方案,并对方案实施效果进行了模拟,方案初步实施效果进行表明,实施效果与模拟值平均误差在合理范围之内,再次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该研究方法也能为其他企业解决类似问题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获取和存储数字视频变得更加容易。近些年来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得数字视频的传播也变得更加便捷,数字视频慢慢成为互联网用户交
在雷达目标识别和舰船隐身设计等研究领域中,对目标电磁散射特性的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计算电磁学的不断发展,求解积分方程的矩量法已经成为分析电大尺
互联网自诞生以来,取得了飞速发展。但随着网络规模越来越大,现有互联网的TCP/IP体系结构逐步暴露出诸多问题,如移动性支持不足、安全性和可扩展能力差,资源利用率低等。为了
在全球步入服务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我国要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制造业服务化是新世纪制造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目前,由于我国制造业制造资源的大量闲置和分配不均,严
目的:胫骨结节-股骨滑车(水平)距离(TT-TG距离)一直作为髌骨不稳重要的诊断标准,现在也被众多学者认为是诊断髌骨不稳的金标准。然而它是一个绝对值,采用这个绝对值作为诊断标准,统一量化所有患者,不能排除患者膝关节大小的个体差异,也无法做到个体化诊断及为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本研究讨论一种新的诊断标准:TT-TG/TT-TE比值(胫骨结节-股骨滑车沟之间水平距离/垂直距离)来代替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我们发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科当中,测量误差数据开始频繁出现,如在医疗健康,金融经济,工程测量等等诸多方面的应用研究中。一般情况下存在两种测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学要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除了理论教学外,实践教学也必不可少。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获得工程实践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分析与
本文利用正实部函数的性质对α -螺线形函数类和r级α -螺线形函数类的亚历山大变换的Schwarz导数范数的上界进行估计,得到三个定理和一个推论.我们用如下式子表示单位圆△内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和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许多企业通过制定技术创新战略来获取竞争优势。在战略制定的过程中,有关其他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情报信息是一项重要参考,但这些信息通常来自企业年报或相关文章等,内容粗略且不系统,所以有必要提供一种定量分析方法以帮助企业有效监测其他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本文在总结和归纳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后发现,现有研究缺乏对企业技术创新战略进行监测的专门量化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无
地震后第一时间掌握现场的灾情信息,可以为地震应急救援工作提供辅助决策依据,有效地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本课题来源于中国地震局应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