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制备一种pH/还原双敏感介孔硅纳米粒子作为靶向、成像和搭载基因的通用载体平台 方法:在介孔硅纳米粒子(MSNs)表面通过双硫键修饰吡啶基团,利用吡啶基团与环糊精的主客体相互作用,将聚(β-环糊精)(PCD)包裹于粒子表面,从而合成pH/还原双敏感的介孔硅纳米粒子(PRMSNs)。其中PCD不仅作为纳米载体系统的“阀门”包封并控制药物的响应性释放,同时也作为实现靶向、示踪、基因共传递的多功能化的“桥梁”。进一步,利用与PCD的主客体相互作用,将金刚烷上修饰的不同功能的基团自组装连接于纳米粒子表面,实现多功能化。 结果:体外释药实验结果表明,搭载阿霉素的 pH/还原双敏感介孔硅纳米粒子(DOX@PRMSNs)在中性环境中包封良好且无药物泄露,在细胞溶酶体的酸性和还原环境中,其释药速度显著快于单pH和单还原敏感的载药介孔硅纳米粒子(DOX@PMSNS, DOX@RMSNs)。同时,细胞实验结果表明,DOX@PRMSNs表现出更强的肿瘤杀伤性,并且在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ADR)中有更强的逆转耐药性能。进一步,通过在粒子表面修饰靶向基团(半乳糖或叶酸)后,纳米粒子在相应的靶细胞(HepG-2 or Hela cells)中表现出更强的细胞吞噬能力以及杀伤能力,而通过在表面自组装荧光基团(FITC)和阳离子聚合物(PEI)后使得纳米粒子具有示踪能力和基因共传递能力。 结论:综上,我们首次应用吡啶和PCD的可控主客体相互作用,合成了一种具有极强的抗肿瘤能力和逆转耐药性能的 pH/还原双敏感多功能介孔硅载药体系,有望应用于临床疾病诊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