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力作为四大语言技能之一在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在英语作为交流工具的今天,听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听懂别人说的内容是交流的前提。但是由于考试的需要,读和写在中国英语教学中占重要比率,听力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比较不受重视,这造成学生听力能力较差。怎样提高学生听力能力成为老师们共同面临的问题。听力教学可分为:听前、听中、听后。在听力教学中教师关注的重点是听中阶段,容易忽略听前和听后这两个步骤。但是完整而有效的听力教学是不应该忽略任何一个步骤。听前阶段能够构建背景知识,降低学生心理压力,还可以利用话题成为练习说的技能。听中阶段主要练习听力能力,而听后阶段不仅可以训练说的技能,而且可以训练写作能力。由此可见,听力教学可以成为同时训练说和写的技能的手段之一。本文采用图式理论作为理论基础。根据图式理论在英语技能教学中的应用的相关研究,在听力教学中图式可分为语言图式(即单词,语法等)、内容图式(即材料中所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和各种话题)和形式图式(即听力材料的文体和结构等)。教师在听力训练时,如果能够在听前做一些活动,给学生在语言、内容、形式等各方面以支撑,帮助学生构建相应的图式,学生在听力训练中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本文从听前阶段入手,希望通过问卷调查和实证研究的方式证实听前阶段多样化的活动能够提高学生听力能力。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很多学生是喜欢上听力课的,不喜欢的学生主要是觉得听力课堂太过枯燥,并且学生缺乏听力策略,部分学生对听力训练没有正确的认识。学生对听前准备阶段的概念并不是十分理解,大部分学生只是偶尔做听前活动。为了验证这些问题是否可以在听前阶段得以解决,笔者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对比试验,在实验组和控制组分别采用两种不同听力教学方法,试验的结果表明:听前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并且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听力训练习惯。笔者最后根据自身试验的结果提出几点听前阶段活动的建议:构建学生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激发学生兴趣、预测听力内容等。希望能给初中英语老师一些听力教学方面的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