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文化的缺省与补偿——兼论英译本《西游记》的翻译补偿方法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txg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要走向世界离不开翻译这艘船,它不仅为中国输送了大量的异域文明和文化,而且也能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散播到世界各地。我国三大传统宗教:儒教、佛教和道教文化蕴意深刻,影响广泛,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已经根植在人们的头脑当中,时刻左右着人们的思维观念和话语行为。然而由于东西方文化的不平等性使得对外翻译事业的意义往往受到忽视和质疑,我国儒释道宗教文化的对外翻译也没能得到系统而深入地研究。鉴于现今儒释道文化的外译研究尚且不足,本论文试以文化缺省为切入点,将儒释道宗教文化视为翻译中文化缺省的典型,进行了补偿方法的分析研究。文化缺省具有两面性,相同生活背景下的交际双方常常省略不言而喻的儒释道宗教文化元素来提高交际效率,然而对于没有中国文化背景的人来说,无论是交际对象还是目的语读者,不言而喻的儒释道文化元素就会使其在头脑中产生意义真空。翻译过程中,为补偿这种意义真空,就需要运用文化缺省的各种补偿方法。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遇到儒释道文化,既要适时地补偿目的语读者可能产生的意义真空,又要考虑原作的美学价值,除此之外,由于对外翻译的特殊性在于主动推广本土文化,译者还要肩负起传播中国文化的重任。《西游记》是一部以玄奘取经为主线,“采三教(儒教、佛教、道教)之华而为之”的儒释道文化代表作品。余国藩的The Journeyto the West 以及詹奈尔的Journey to the West是所有英译《西游记》作品中相对完整而且优秀的两个译本,因此,本文以这两部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归纳了原作中出现的儒教、佛教和道教文化语言元素后,又搜集并分析了两部译本中译者所运用的翻译补偿方法,总结如何才能更好地把我国传统文化的支柱——儒释道宗教文化翻译出来。最佳的文化补偿方法必定要为中西文化交流创造便利的条件,获取更广泛的交际范围,促进中国文化的外传,在这个文化全球化的时代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这样翻译才能完美地将理论意义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充分实现其实践意义。
其他文献
现代社会符号学认为除语言之外,任何可以表意的手段都是意义的符号资源,包括图像、声音、手势、面部表情等。事实上,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人们的交流大多是多种符号资源共同作用的结
期刊
本研究主要从互动话语理论的角度出发,分别聚焦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效果三个方面,抽取在新浪微博排名前五位的外国旅游局发布的微博以及中国网民评论作为分析语料,从言语维
学位
虽然之前的历史中,拳头也曾迫使Alliance和EG这两支LCS战队的共同老板做出拆分旗下LOL分部决定。但那一次的拆分是在双方达成共识之后由队伍老板进行的商业转让。这一次则是强制性的,只给10天操作时间的天降处罚,其中对投资人造成的经济损失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由于姿态过于强硬,拳头这一次的处罚行为引起了巨大的争议。  按律处罚不仅应得实现,更应该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加以实现。在程序正义最为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