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间苯二酚杯[4]芳烃衍生物的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aum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合成了一种基于吡啶官能化的间苯二酚杯[4]芳烃配体(L),并以其作为配体制备了三种配位聚合物:[Zn2(m-bdc)2(L)]·8DMF·2CH3OH(1)、[Zn2(bpdc)2(L)]·9DMF·5CH3OH(2)和[Cd5Cl10(L)2]·6DMA·2CH3OH(3),在这里,m-H2bdc=间苯二甲酸,H2bpdc=联苯-4,4’-二甲酸,DMF=N,N-二甲基甲酰胺,DMA=N,N-二甲基乙酰胺。其中,1和3展现为碗形层状结构,邻近的层相互穿插,进而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2中的锌离子被四配位的配体连接为三维框架结构。此外,还对化合物1-3进行了红外光谱及PXRD表征,证明化合物的纯净度。由于1和3的孔隙率很大,因此研究了它们在无溶剂的条件下,对Knoevenagel缩合反应的催化性能。研究表明,对于丙二腈与多种取代醛的缩合反应,1展现出了高效的催化活性。除此之外,还对化合物1和3的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检测了1和3对阴离子和阳离子的发光识别性质。测试结果表明,1和3都对Cr2O72-和Fe3+离子呈现出了良好的猝灭效果,并具有一定的灵敏性和抗干扰能力。同时也通过紫外可见光谱探测了1和3对Cr2O72-和Fe3+离子的猝灭机理。对Cr2O72-和Fe3+离子的选择性猝灭使1和3有望成为发光传感器。
其他文献
随着岩土工程的大型化、复杂化,岩土工程检测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近年来,利用弹性波的传播特性进行隐蔽工程无损检测方法受到高度的关注。大部分的大型岩土工程检测问题,其
目的:本课题旨在观察芪参通络饮对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芪参通络饮对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脂联素(APN)水平的影响,并对芪参通络饮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气
近年来,人们将同步现象与网络的结构特征相结合,围绕其展开复杂网络同步的研究。复杂网络同步研究中同步控制至关重要且是具有广泛应用的研究课题。同步控制是通过动力学系统
本文采用TEM、EBSD、SEM及EDS等材料显微表征技术,结合导电率及抗拉强度测试,系统研究了La-Ce-Y-Cu铝合金电工圆杆经不同热轧温度轧制处理及其等温退火后材料显微组织和性能
超临界水堆(SCWR)由于安全性高、结构紧凑、经济性好、持续性好等特点受到第四代核能系统国际论坛(GIF)的认可,被公认为是六种四代堆中唯一的水冷堆型。国际上多个国家和地区
行波解经常用来表示在传染病动力学问题中,传染源以一个常数波速在空间中传播.本文研究了一类易感者和染病者都扩散的S I传染病模型(?)行波解的存在性.首先分析了系统的平衡
恶性肿瘤对人类生命健康有重大威胁,已经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如果能在早期确诊,前列腺癌是可以治愈的,因此早期检测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前列腺癌标志物研究发展
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可能造成大量人员受到过量照射,在事故现场快速评估辐射剂量并筛检出辐射伤员,是核应急医学救援的重要内容,也是放射医学领域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电子顺磁共振(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EPR)技术可特异性地检测人体牙齿、指甲等生物样品中由射线诱发的自由基浓度,已成为事故后生物剂量测量的重要方法之一,同时EPR技术还具有在核与辐射现场通过在体测量实现早
作物生长所需养分绝大部分来自土壤,而土壤环境的好坏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植物对养分的吸收,进而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目前,农业生产中化肥施用存在的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
1型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A virus type 1,DHAV-1)是危害养鸭业的重要病原之一,弱毒疫苗CH60株是将DHAV-1 CH强毒株通过鸡胚连续传代培育而得,并广泛用于该病的免疫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