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共性视角的城市文化综合体边界空间设计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rcher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公众对于城市文化的需求日益增加,单一文化空间类型已经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城市文化建筑趋向集约、高效的综合体建筑方向发展,城市文化建筑综合体作为多种文化功能复合的实体,汇聚了多样的文化功能,承载了更复杂的空间,受大众青睐而得到迅猛的发展。城市文化综合体承载了市民的公共生活,其边界空间属于城市公共空间与建筑公共空间交界的复合型空间,既有城市公共空间属性,也对建筑的场所体验有重要作用。我们对于公共空间的关注也从一开始的物质“空间”层面逐渐转变到社会“公共”层面上来。
  在本文中,笔者通过跨学科研究方法以西方社会学家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为基础,讨论城市文化综合体特定建筑类型在其边界空间中与人和城市之间的相互关系。笔者先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公共性的特征,然后从建筑的角度提出文化建筑综合体空间的空间公共性的特征,分析现如今城市文化综合体边界空间的现状后,从非物质因素上结合长沙市城市文化综合体边界空间中人类行为的现状调查和分析,物质因素上从空间公共性的角度分析城市文化综合体边界空间的形状和功能是如何反映出公共性的;最后,从宏观中观微观的三个不同视角来总结在当下阶段公共性基础下城市文化综合体边界空间的设计策略并结合案例进行佐证,试图归纳特定类型公共文化建筑的边界空间公共性是如何体现的。
  本文首次结合空间公共性理论对城市文化建筑综合体的边界空间进行研究,成果包含两部分:一方面将公共性的理论作用于城市文化综合体边界空间,从空间的活动特征,承载功能以及空间形态三个方面进行研究,补充和完善文化建筑综合体的边界空间理论研究。另一方面,结合案例具体分析空间,从宏观城市、中观场所和微观表现三个不同的视角提出具有一定当代性的建筑设计策略。
其他文献
“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就是《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的“使受教育者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全方位发展”。现在,还有不少教师仍然拿着一本书进课堂照本宣科,而实验就是教师进行演示,不让学生动手。这些都还停留在以识记性知识传播为主的教育阶段。我国小学的科学教育大约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每一个历史时期的科学教育形式都带有当时的特性。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这三个阶段,然后再谈谈在“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下,
期刊
科学课程实施几年来,“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理念逐步主导了科学教师的教学和课程改革工作,过去的自然课程所强调的实验教学正在被逐渐淡化,甚至不再提实验教学。还有的认为实验教学是探究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就产生一些问题:科学探究和实验教学的本质是什么?有没有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是不是从属关系?还有没有必要强调实验教学?    一、科学探究与实验教学的差异    1 科学探究是以尝试、经历为主,从情
期刊
小学英语课堂要尽量设计各种生动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用,这已成为共识,但是,这活动有什么特点,与其他游戏活动有什么质的区别。什么样的活动才是合理有效的,仍然是值得探讨的一个话题。    一、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意义    1 活动是转变教学方式的关键。传统的“打开书”、“听老师说”、 “跟老师读”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学习兴趣和语感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用英语交流和做事能力的培养,适应不了
期刊
考试评价按其功能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不同功能的考试评价其试题编制的内容应有所区别。    一、诊断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是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所做的评价。旨在研究当前学生的学习状况.为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提供信息。  [例1]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安排了4篇说明文。在本组课文教学前,老师让学生阅读文章《“埃尼阿克”(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自述》(内容略),围绕“作者采
期刊
课程改革实验六年来,从过程到内容再到学法教法的不断更新,已经让人们认识到复习课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它自身独特的教学特点。那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复习课究竟该如何上就自然而然成为摆在一线教师和教研员面前的问题。  传统的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主要存在三大问题:一是教师以陈述作为复习课教学的主要形式,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学生以记忆作为复习课学习的主要形式,不能很好地巩
期刊
小学第二学段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与第一学段相比,这个学段的学习要求有了较大提高。即在字词学习的基础上,更注重句段训练、语言材料积累以及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同时,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其学习经验日益丰富,个体之间的差异逐渐加大。因此,这个阶段的语文复习,内容要加强整合,避免单一化;方法要讲求弹性。避免一刀切。下面结合这个学段的学习目标。就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两个方面的复习提一些建议。   
期刊
本文以茶文化为切入点,以聂市古镇为对象,研究其在千百年间因茶叶种植、生产、贸易而形成的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物质空间环境和非物质文化环境,详细地阐述各遗产要素的特点。并对遗产的整体性关系进行解读,针对其整体价值特征提出整体保护的理念。最终基于茶文化遗产分别探讨聂市古镇整体保护和发展的策略。
  经历史积淀下来的物质空间环境的长存不朽,及其茶文化内涵的延续传承,在茶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具有同样重要的价值,两者相互作用,只有将其有机结合,才能充分赋予古镇保护与发展完整的意义。围绕此中心点,本文从以下四个部分展
小学语文第三学段复习必须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在夯实基础上,重点抓好篇章阅读和表达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自能读书,自能作文的能力,达到小学阶段的总要求。现以苏教版五、六年级下册教材为例谈谈期末复习意见。    基础知识部分    一、复习目标  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有较强的识字写字能力,掌握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五年级下册语文要求掌握常用汉字157个,六年级下册语文要求掌握常用字125
期刊
一、说课在校本教研中的实际意义    说课就是指讲课教师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在一定场合就教材、教法、学法、授课程序等方面的思路、教学设计及其依据面对面地向同行或其他听众全面讲述教学课题的教研活动。它要求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将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思想、内容、过程、方法等用简要的语言准确地表述出来。这是一种考查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有效教研方式,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用价值。  说课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业务素质
期刊
复习课与新授课和练习课不同,在于知识的呈现和教学手段上一定要避免“冷饭重炒”。复习课呈现在学生面前,应该是新角度、新视野;体现操作性、灵活性、发展性;有利于培养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意识。复习课应做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复习过程中都有收获。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下面结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谈两点建议。    一、“理”与“通”是数学复习课的本质特征    数学是一门结构性很强的学科。小学数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