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电子音乐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是指使用电子音乐设备以及电子音乐技术制作出的音乐,而迷幻电子音乐是在电子音乐不断发展中出现的一个子类型分支,主要指可以引起听者迷幻的情绪感受或可以营造出迷幻氛围的电子音乐。迷幻电子音乐本质上属于迷幻音乐,其出现与60年代的嬉皮士运动有一定关联,在音乐演出场合往往大量使用各种外在的视觉手段如灯光、影像、干冰等造成一种迷幻氛围,而听众还有可能会使用具有致幻效果的药物来追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子音乐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是指使用电子音乐设备以及电子音乐技术制作出的音乐,而迷幻电子音乐是在电子音乐不断发展中出现的一个子类型分支,主要指可以引起听者迷幻的情绪感受或可以营造出迷幻氛围的电子音乐。迷幻电子音乐本质上属于迷幻音乐,其出现与60年代的嬉皮士运动有一定关联,在音乐演出场合往往大量使用各种外在的视觉手段如灯光、影像、干冰等造成一种迷幻氛围,而听众还有可能会使用具有致幻效果的药物来追求快感。人们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垮掉的一代”的反政府思想与现代生活带来的空虚感,借由音乐、药物与社群生活填充彼此的精神世界。如今,由于电子音乐作为一种发展迅猛的流行文化,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特点,且制作方法较传统音乐而言更加简便,收听时空间不受限制,有必要关注其发展传播对大众所造成的影响,尤其是年轻人或仍处于成长阶段的青少年群体。因此在引进、欣赏这类音乐时,要保持正确的价值观,用健康、合理的方式来看待,并应引导其朝向积极、良性的方向发展。本文将在整理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在音画结合领域继续深入探索迷幻电子音乐与实验影像表达之间的情绪性转化,并将试图从音乐学、艺术学、影像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领域对二者之间的关系作出新的阐释与见解,以情绪为切入点,以实验影像为手段,对迷幻电子音乐中的情绪进行改造,积极引导音乐情绪朝积极正面的方向发展。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在理论层面,首先对迷幻电子音乐与实验影像的定义、特征、历史发展脉络、情绪特点进行了梳理。其次讨论迷幻电子音乐与实验影像之间的情绪化转化方法,如情绪的解构与界定,听觉与视觉间的通感转化关系、音乐视觉化研究等,将音乐情绪与影像元素对应,并对实验影像涉及到的创作因素与表现方式进行整理归纳,如音画统一因素、影像的画面逻辑转换、影像中的时空间关系、心理潜意识与象征等因素,为实验影像设计创作做好充分的理论储备。在实验影像的具体设计与创作层面,将用迷幻电子音乐情绪来作为连接音乐与实验影像的纽带,对迷幻电子音乐进行剖析与解构,从其主题、节奏、旋律、叙事性等不同角度分析出音乐中所隐含的情绪特征,并对音乐情绪进行准确清晰的测量。为保证音乐情绪分析与测量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设计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形容词组为主要内容的情绪量表的形式来测量与收集迷幻电子音乐的情绪。其次将音乐情绪与实验影像中相关的创作元素如构图、大小、颜色等对应来进行后续的创作设计与表达。为了使实验影像不失其艺术性,在创作过程中将从情绪与情感的角度入手,把迷幻电子音乐作为所表达情绪的辅助性载体,在影像中加入一定的主观创作与剪辑加工以充实此次创作表达设计。在完成实验影像的设计创作后对其进行反思与思考,所得到结论为:迷幻电子音乐与实验影像之间存在合理的情绪转化关系,通过对两者间各元素的对应,并与情绪这一关键词融合,迷幻电子音乐中的消极情绪可以在影像层面进行积极性转化,并可以加强整体音画视听效果,有利于促进迷幻电子音乐在我国的良性健康发展。
其他文献
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脑癌及脑血管疾病逐渐成为中国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在临床中,通过在多模态Magnetic Resonance(MR)图片上准确提取出脑肿瘤区域,能够让医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脑肿瘤的体积测量、监测患者的脑肿瘤生长并制定治疗计划和随访评估。然而,人工分割脑肿瘤MR图片是一项非常繁琐、耗时且容易出错的任务,主要是由于操作者容易疲劳、分割主观性较强以及影像数据过于庞杂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学生身边存在的诱惑越来越多,由于一些学生,特别是低龄学生的自控能力比较差,学生很难经受住身边的诱惑,学习时经常会受到周边事物的影响而导致学习专注度下降,影响学习效率,此时需要一种学生学习状态检测的方法对当前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评估来辅助家长等监督学生学习。本文针对以上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Faster RCNN的学习状态检测的方式,并结合判断学生关注的区域以提高检测效果。本文主要工
摩擦取向技术虽然目前应用十分广泛,但由于它的一些天然劣势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发展,比如,在摩擦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会有一些灰尘或者静电电荷的进入,并且当显示的图像变大时,摩擦痕迹就会变得更加明显等等。为了突破摩擦法的局限性,学者们提出并发展了光控取向技术,这种取向技术可以在不损坏基材,避免灰尘以及一些静电电荷的情况下创建高质量的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随着
随着汽车工业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车联网技术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终端直通(Device-to-Device,D2D)通信技术作为5G的重要组成部分,允许近距离的终端设备复用现有蜂窝网络资源进行直连通信,具有高吞吐量、低时延的优点。因此在车辆通信中引入D2D技术不仅能够满足用户对通信质量的高要求,还可以有效提升频谱资源利用率。然而在车辆D2D通信系统中,由于资源的复用,通信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同频干
随着数字化产品需求增加以及智能化技术的普及,半导体产品的重要程度日益增强。晶圆良率作为衡量晶圆制造水平质量的关键指标,如何有效控制其水平是晶圆制造企业核心问题。晶圆允收测试参数(Wafer Acceptance Test,WAT)是晶圆制造完成以后,对晶圆片围绕物理与电学性能进行的测试,用以检验制造过程中的晶圆产品质量情况。由于各WAT参数分别反应各阶段的制造工艺水平,以WAT参数为调控对象,为晶
深度学习技术正在重塑各个行业,在病理诊断领域,医生以非结构化文本的方式记录病理切片的诊断结果,这些文本中包含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属性抽取系统可以将文本结构化,从而提炼出新颖有效的知识,辅助医生诊疗决策。本文以肠癌切片病理诊断文本为研究对象,此文本中需要抽取的属性共十一个,可归纳为文本分类和序列标注两种任务。用于属性抽取的深度学习模型往往需要大量标注样本,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任务学习和迁移学习的联合模型
随着新型光电材料在太阳能光伏技术领域取得的突出进展,人们对太阳能光伏新材料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钙钛矿材料因其具有良好的光、电和磁学性能而备受瞩目。与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相比,氧化物钙钛矿表现出了更加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同时,窄带隙氧化物钙钛矿材料可以获得更宽的光谱吸收范围,更重要的是氧化物钙钛矿铁电半导体可以单片式集成铁电体光伏与半导体p-n结光伏,有望突破半导体光伏的Shockley-Q
1920年到1940年是中国电影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民国服饰发生改变的一个重要时期。电影中出现各种女性形象所穿着的不同服饰是可用于研究民国时期女性服饰文化的重要动态素材,对全面展现1920-1940年各社会阶级女性服饰的面貌非常有帮助。目前还未有专门针对1920-1940年中国电影中女性形象群体的服饰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共分为四个部分:首先,在了解1920-1940年中国电影的发展背景基础上,
在基层党建环境不断创新发展的背景下,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依照政府工作要求、顺应时代发展特征、综合区域文化影响,逐渐形成了为社区政府与居民双向服务的社区新型便民场所。为更好的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完善党的政治引领、亲近人民群众等,新兴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与原来社会上存在的街道办事处、党建服务中心相互渗透,并发展成为了一种具有新的社会功能的建筑空间。约翰·波特曼(John Portman)曾说:“建筑的实质是空
在这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金融行业的信息技术、科技水平、大数据建设变得必不可少,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已成为众多金融公司的发展方向。传统证券公司的转型迫在眉睫,公司数据类IT项目数量也随着公司发展不断增多。此类数据项目既拥有IT项目的动态性,不确定性和强耦合性等因素也存在证券行业数据隐私保护等级高、监管严格等特点,这对于缺乏互联网经验的传统证券公司的进度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的考验,因此数据类IT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