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时期是青少年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能否适应中学的生活不仅对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十分重要,而且对青少年的以后的发展也具有深远影响。蒙语授课中学生的心理适应状况是教育与心理学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对其进行系统研究具有极大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本研究主要采用人类学的实地调查方法,从教师、学生两种不同的视角对库伦地区蒙语授课中学生心理适应状况、影响蒙语授课中学生心理适应的普适性因素及特殊文化因素以及蒙语授课中学生的求助倾向进行了考察。
研究表明:(一)蒙语授课中学生心理适应状况正常,只有少数学生存在心理适应问题。蒙语授课中学生心理适应状况在性别、年级、城乡上存在差异,蒙语授课中学生心理适应各项存在差异。(二)在影响蒙语授课中学生心理适应的因素上,1.蒙语授课中学生认为对他们的心理适应状况的影响最大的普适性因素分别为学习困难、恋爱问题、家庭问题、难以处好与同学关系、经济困难,教师认为对蒙语授课中学生心理适应状况有很大影响的普适性因素依次是不良社会风气、学习困难、恋爱问题、经济困难、父母矛盾;2.对学生问卷中影响蒙语授课中学生心理适应状况的特殊性因素与其心理适应状况各因素的相关分析显示,在语言方面,蒙授生的蒙语掌握程度与自尊、个体心理问题、行为问题显著正相关,其汉语掌握程度除了与以上因素相关外,还与学校适应存在着正相关;在涵化行为方面,蒙授生本族朋友的数量与生活控制感、个体心理问题之间显著正相关,所拥有的汉族朋友的数量与心理适应状况的各个变量之间相关都不显著;文化认同方面:民族认同与自尊、个体心理问题、行为问题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而国民认同除了与与上述因素之间存在更强烈的正相关外,还与学校适应、生活控制感显著正相关;认知差异方面:蒙语授课中学生认知差异与心理适应状况中的行为问题之间存在正相关;社会文化偏见方面:社会文化偏见与自尊、个体心理问题、学校适应、行为问题之间显著正相关;在影响库伦地区蒙语授课中学生心理适应状况的特殊因素中,教师认为对库伦旗蒙语授课中学生心理适应状况有很大影响的因素依次是汉语差、不适应城市观念、他人民族偏见、不会民族语、而在不能遵守本民俗、父或母非本民族、学校生活与本民俗矛盾及所学与本民族观念矛盾上的选择率极低。
针对所述蒙语授课中学生心理适应状况,本文对改善和提高蒙授中学生心理适应状况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一.进行学校改革(一)扭转观念: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二)运用先进技术:建立心理咨询室,并借鉴多元文化咨询方法;(三)进一步开发心理健康教育的现有资源1.强化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角色;2.心理健康教育应渗透到学科教学中3.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校园文化;二.强化社会支持(一)争取家长的合作;(二)社会各界的支持。
与现有研究相比,本文力求在以下方面有所贡献:(1)借鉴人类学方法,较全面调查分析了蒙语授课高中生心理适应状况,尤其分析了影响他们心理适应状况的因素;(2)拓展心理适应的研究范围。(3)提出改进蒙语授课学生心理适应状况的教育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