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互联网已经普及的21世纪,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带来了即时交流的便捷与社交空间的扩展,但与此同时,无序、混乱的网络空间给谣言滋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各种虚假信息的传播,隐私的泄露,不仅危害到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也有可能对国家的安稳,社会的和谐造成不利的影响。可见,谣言的传播已成为值得众人关注的一个十分重大的问题,谣言的走向也成为了推动事件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采取何种有效的措施来进行辟谣应该成为及时地应对谣言传播危机、减少其负面影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议题。本论文主要的目的就是通过建立考虑辟谣机制的谣言传播模型,研究谣言在传播过程中的规律,以期能够提出减少谣言传播带来的显性以及隐性社会负面影响的相关建议。本论文参考了经典的SIR传染病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首先加入了辟谣者这一角色,建立了T-SIR谣言传播模型,研究其谣言传播的规律,并进行了稳态分析。随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观望者的角色,将移出者分为中立的移出者、相信谣言的移出者和得知真相的移出者三类,构建WT-SIR*模型来进行谣言传播的研究,并在小世界和无标度这两种复杂网络的背景下,引入实际调研的数据来进行仿真分析。本研究得出了如下的研究成果:1、研究加入了辟谣者角色的T-SIR谣言传播模型,并基于规则网络进行了稳态分析,验证了T-SIR模型中谣言传播无阈值的结果。随后在此基础上新增观望者的角色,并对移出者进行分类,构建了改进的WT-SIR*谣言传播模型,将谣言带来的显性和隐性危害直观地进行区分表示,有助于为提出谣言的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开拓新思路。2、从真实数据出发,基于WT-SIR*模型研究谣言在小世界和无标度这两种网络上的传播过程,使得研究成果更加可靠。研究发现无论是在小世界网络还是在无标度网络中,谣言的传播规律和谣言信息、辟谣信息本身的性质是存在相关关系的。得出了两种网络上谣言传播的规律,包括谣言的传播规模、传播速度,传播过程中传播者、辟谣者的峰值,稳定状态下中立移出者、得知真相的移出者、相信谣言的移出者与谣言、辟谣信息性质之间的具体相关关系。3、通过研究转化率对谣言传播的影响,得出加强用户防范意识比直接鼓励其积极辟谣,能够更有效地削弱谣言的负面影响,以及辟谣的时候要有目标,有方向,定向辟谣,在降低谣言的隐性危害的同时控制其传播规模的结论。4、通过对两种网络拓扑结构下谣言传播规律的异同进行对比,揭示了网络的拓扑结构确实对谣言传播的过程存在一定影响这一事实的同时,得出了相同条件下,小世界网络中的谣言传播速度整体比无标度网络更快,传播规模更大,且传播者密度、辟谣者密度、中立移出者、得知真相的移出者密度更大等规律。5、基于研究成果,本论文提出了以下降低谣言传播危害的对策建议:首先,要树立人们的警惕意识,加强防范,鼓励其理性看待谣言。其次,辟谣要有目标,有方向,定向辟谣。再次,政府需要进一步建立和健全与谣言相关的法律法规,提供法制保障。最后,降低谣言传播危害还需要重视群众力量,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与协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