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蹄疫多表位DNA疫苗的免疫原性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vseh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蹄疫是一种烈性传染病,通过空气传播,有广泛的动物宿主,并对人也有感染性,是受到广泛关注的人畜共患病之一。根据国际兽疫局(OIE)1996年文件规定,一旦口蹄疫暴发,所有感染和相接触的动物都必需屠杀。大量动物死亡以及因口蹄疫而引起其他无疫情国家的贸易壁垒将会给经济带来沉重的打击。因此,预防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尽管传统的灭活苗已经在很多国家有效地控制了口蹄疫的发生,但是疫苗中灭活不完全的病毒又导致了疾病的暴发。科学家们曾试图用含有病毒表位的合成肽或细菌表达的蛋白制备亚单位疫苗。这些疫苗比灭活苗安全,可以诱导实验动物产生抗体有效地中和病毒,但不能有效地保护家畜抵抗病毒的攻击。然而,DNA疫苗提供了一种选择,因为它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特别是它不存在任何与活病毒可能相关的危险。1 候选疫苗的结构分析 口蹄疫是由小RNA病毒科的口蹄疫病毒引起的。病毒颗粒由60个亚单位组成,每个亚单位包含各一分子的 VP1, VP2, VP3 和 VP4,这4个分子组成了病毒壳蛋白P1。据报道,编码P1和病毒蛋白酶3C的非复制型DNA疫苗可以诱导产生抗病毒免疫应答。包含病毒全基因组的复制型DNA疫苗可以在易感细胞中复制,并可以产生更强的免疫应答。然而,在强毒攻击实验中,两种DNA疫苗对免疫<WP=4>猪的保护率只有20%。这可能是由于病毒蛋白酶3C和L抑制了宿主细胞的蛋白合成所致。据报道,这两个蛋白水解酶能水解宿主细胞的翻译起始因子eIF4A或 eIF4G, 其最终结果是导致细胞凋亡。 因此,科学家们将研究焦点集中在表位DNA疫苗上。最近的一篇报道显示编码口蹄疫病毒位点1的DNA疫苗对猪产生了100%的保护。位点1包括VP1上的 141AA—160AA和200AA—213AA 两个B细胞表位,是VP1上的优势位点,可以诱导动物产生免疫保护。除了位点1以外,现在已经在O型口蹄疫病毒粒子上发现了4个包含B细胞表位的位点。但是位点1与其他4个位点组合的DNA疫苗至今没有报道。这4个位点分别是位于VP1的位点3,包含40AA—60AA;位于VP2的位点2,包含70AA—78AA和131AA—134AA;位于VP3的位点4,包含56AA—58AA;以及位点5,只有一个氨基酸,即VP1上的149AA。 我们根据GeneBank中O型口蹄疫病毒序列(accession no. X00871)以及相对应的5个位点的序列和VP1上一个通用T细胞表位的序列设计并合成了多表位基因,命名为SG。采用含甘氨酸和丝氨酸的柔性接头以避免因表位直接连接而产生的相互干扰以及新表位的出现。用 EcoR I 和 Xba I将SG克隆到DNA疫苗载体——pVAX1而获得pVAX-SG重组质粒。将pVAX-SG质粒DNA体外转染PK1 细胞、BHK-21细胞或体内转染肌肉细胞,用抗O型口蹄疫病毒的阳性血清进行免疫组化检测,都能在转染细胞胞浆中发现明显的阳性信号,表明表达的病毒表位被阳性血清识别。而空载体对照转<WP=5>染的细胞中未发现阳性信号。 关键词:口蹄疫病毒;DNA疫苗;多表位疫苗2 DNA疫苗的免疫原性为了比较这5个位点的不同组合效果,一共构建了5个质粒载体,并在小鼠体内进行效力实验的比较。42只小鼠(雌性,4-6周龄)随机平均分成7组,每组6只。1组和2组是阴性对照组,只注射PBS和pVAX1空载体。组3到组7分别注射构建的5个质粒载体DNA: pVAX-SG, pVAX-N4, pVAX-N51, pVAX-T51 和pVAX-51。所有的小鼠都注射2次,每次间隔3周,每次注射体积是100微升,量是200微克。血清中抗O型口蹄疫病毒的抗体用ELISA检测。脾脏淋巴细胞增殖用标准MTT法测定。脾细胞分泌的IFN-γ和IL-4用ELISA试剂盒定量分析。脾细胞CTL 活性用CTL检测试剂盒检测。CTL的靶细胞是用FuGENE 6转染试剂将线形化的pcDNA-SG转染P815细胞,然后用G418(0.4 mg/ml-1)筛选得到的病毒表位的稳定表达克隆。这些阳性克隆的表达进一步用ELISA和RT-PCR得到确定。阳性克隆维持在含G418(0.1 mg/ml-1)的培养基中。效应细胞是将分离的脾脏淋巴细胞在体外与全病毒蛋白(10 μg ml-1 )共孵育7天而得到。结果表明只有pVAX-SG, pVAX-N4 和pVAX-T51 能诱导抗体产生,但是所有的重组质粒都能诱导细胞免疫应答,如淋巴细胞增殖和明显的CTL活性,以及诱导不同水平的IFN-γ和IL-4。通过比较发现编码位点5, 1 和 T细胞表位的重组质粒能诱导全面的免疫应答,<WP=6>并且包含所有5个位点和T细胞表位的质粒pVAX-SG诱导了最强的免疫应答。
其他文献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病变,以进行性记忆和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症状。AD的特征性病理变化之一是细胞内神经原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
目的 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发病过程中,一些致病因子刺激动脉壁细胞高度表达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chemoattractantprotein-1,MCP-1),从而诱导血液中单
目的:  通过对健康人群和乳腺癌患者变态反应疾病问卷调查调查及实验室生物指标IgE的检测,探讨:  (1)乳腺癌人群I型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患病率;  (2)乳腺癌与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
目的: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又称免疫球蛋白重链结合蛋白(BIP),是热休克蛋白70(HSP70)家族的重要成员。GRP78最初被发现在内质网中作为分子伴侣,对蛋白质的正确折叠组装起着重要作
目的:建立长爪沙鼠速发型高脂血症模型的方法,探讨其高脂血症的发生,发展及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方法:高胆固醇组用含 1%胆固醇高脂饲料分别饲养大、小鼠和沙鼠,检测其
心脏干细胞(Cardiac stem cells,CSCs)是心脏内具有增殖和分化能力的细胞,可分化为心脏细胞的三种谱系即心肌细胞、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如何促进CSCs迁移并分化为心肌组织一
2014年,以荣耀X1为代表的7英寸手机引起了一轮“平板手机”热潮。而荣耀X2,则是建立在X1基础上的软硬件升级之作,可以为用户带来更具“激情”的娱乐体验。  荣耀X2的机身尺寸和荣耀X1相同,但它却有着比X1显着更为“苗条”且“视界”更为震撼的感官效果。而这一切则是源于X2改用了类似Mate7的“视觉无边框设计”,黑色的LCD边框在熄屏时会和屏幕浑然一体。此外,荣耀X2在一些细节上也进行了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