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汝纶,我国晚清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杰出的教育家,桐城学派代表人物。他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在深州、冀州任地方官时,主张收回学田,创办书院;在主持莲池书院期间,尝试整顿改革书院,引进西学;在担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后,为谋求教育救国之法,他领命远赴日本,系统考察日本的教育制度,对中国教育近代化和近代教育转型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吴汝纶以其垂暮之年着手创办桐城学堂,桐城学堂是吴汝纶在赴日考察基础上归国后所创办的一所新式学校,为安徽省第一所近代学堂,这也是吴汝纶实施近代教育的唯一一次实践。桐城中学经历了晚清、民国和新中国三个不同历史时期,桐城中学师生始终不渝地遵循着吴汝纶先生的教育思想,秉承“勉成国器”的办学宗旨,努力实现人才奋兴的宏愿。研究吴汝纶教育思想对百年名校桐城中学的影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并且对于我国当代教育制度改革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文研究内容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主要交代本论文选题的缘由,研究的意义,分析国内对吴汝纶的研究现状,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主要从清朝末年中国的社会历史环境和吴汝纶的个人经历着手,回顾并总结了吴汝纶创办桐城学堂的历史背景。第三、四、五部分分别论述了在桐城学堂、桐城县立中学、桐城中学三个关键历史时期内,吴汝纶教育思想对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教学、教师四个方面的影响,呈现出全面应用、逐渐弱化、基本淡化的趋势。第六部分基于吴汝纶教育思想对桐城中学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影响,提出了四点反思,从而揭示出中国教育制度从近代向现代的转型以及由不成熟向成熟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