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研究目的在于探讨牛卵母细胞胞质内显微受精(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ICSI)操作中,卵母细胞成熟培养时间、卵母细胞第一极体位置、精子操作液中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浓度、精子状态以及受精卵化学激活方法对ICSI卵体外发育的影响。1.在不同条件下进行牛ICSI操作,以ICSI卵的卵裂率和囊胚发育率验证获试验条件的有效性。体外成熟培养20 h,24 h和28 h的卵母细胞用于ICSI时,ICSI卵的形态完整率分别为94.6 %(175/185), 97.2 %(173/178)和96.4 %(189/196) (P>0.05);成熟培养24 h和28 h的卵母细胞,其ICSI卵的卵裂率(73.4 %和70.9 %)和囊胚发育率(31.8 %和28.6%)显著高于成熟培养20 h的卵母细胞(61.1 %和21.7 %)(P<0.05)。2.对ICSI卵分别采用三种方法进行激活,对照组不进行激活处理。结果表明,ICSI卵不进行激活处理时,卵裂率较低,没有ICSI卵能够发育到囊胚;用乙醇或离子霉素激活时,ICSI卵的卵裂率(51.9 %和56.6 %)和囊胚发育率(14.5 %和17.9 %)显著高于未激活组(15.8 %和0)(P<0.05);用离子霉素和6–二甲氨基嘌呤(6–DMAP)联合激活时,ICSI卵的卵裂率和囊胚发育率分别为70.8 %和28.5 %,显著高于乙醇激活或离子霉素激活,以及未激活组(P<0.05)。3.显微注射时将卵母细胞第一极体调整到相当于时钟6点或12点的方向,所获得的ICSI卵的形态完整率(95.1 %和94.0 %)、卵裂率(69.3 %和67.8 %)和囊胚发育率(30.7 %和28.8 %)都无统计学差异(P>0.05)。4.采用含5 %,10 %和15 %PVP的精子操作液处理精子后对成熟培养24 h的卵母细胞进行ICSI操作,PVP浓度为5 %和10 %时,ICSI卵的卵裂率(73.2 %和66.9 %)和囊胚发育率(32.7 %和29.7 %)差异不显著(P>0.05),但二者均显著高于15 %PVP浓度组的卵裂率和囊胚发育率(51.0 %和16.3 %)(P<0.01)。5.对成熟培养24 h的卵母细胞注射获能精子时,ICSI卵的卵裂率和囊胚发育率(72.7%和31.4 %)高于未获能精子组(69.4 %和29.3 %)和不运动精子组(71.5 %和30.4 %),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认为,选择体外成熟培养24 h的牛卵母细胞进行ICSI操作时,将卵母细胞第一极体位置调整到相当于时钟6点或12点,并使用含5 %PVP的精子操作液进行处理过的获能精子,ICSI卵采用Ionomycin和6–DMAP联合激活,有利于ICSI卵的体外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