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进步,表情符号在网络交际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使意义的表达方式变得更加丰富。表情符号在短短二十几年间,经历了迅速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就构成形态上说,从最初的ASCII码到表情头像,从静态图片到动态表情,形式日趋多样化的表情被创造出来在网络上传播。就内容上看,表情符号从简单的面部表情,延伸到丰富的肢体语言,进而融入电影或动漫中的种种场景。此外,表情符号的主体也从单一主体向多个主体转变。虽然关于表情符号的研究并不鲜见,但大多停留在单一主体的表情头像层次,并没有适应表情符号迅速的发展要求。而且,关于表情符号的分析多停留在主观分析的层面,缺乏合理的理论支撑。Kress和Van Leeuwen在Halliday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基础上,以视觉图像为分析目标,构建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多模态语篇分析方法—视觉语法。此后的很多学者广泛运用视觉语法的理论来分析诸如广告、海报、PPT等多模态语篇,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果,并屡屡验证了视觉语法在多模态语篇分析中的广泛试用性。因此,为了探究表情符号中的各个因素对表达意义的作用,揭示表情符号意义表达的内在机制,本文以视觉语法为理论依据,尝试以网络中流行的表情符号为样本,通过分析其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来完成对表情符号的多模态语篇分析。其中,接触、社会距离、视角和情态被作为对表情符号互动意义分析的关键因素。在对表情符号进行构图意义的分析过程中,本文主要考虑了其信息值、显著性和取景等方面。研究表明,通过互动意义接触中的提供信息的手段,可以有效拉近和读者的距离,增强表情符号的感染力;较为亲近的社会距离也能映射出和读者亲近的社会关系;而通过对表情符号中视角的不同选择,可以解读出使用者的主观态度,更有利于表情符号意义的传达;表情符号的不同情态值反映出其不同真实性,对解读表情符号背后的隐含意义具有重要作用。从构图意义的角度来说,通过研究表情符号的信息值和显著性,可以看出表情符号中的最重要的表意因素往往放在信息值和显著性较高的位置;取景手段的不同反映了表情符号不同元素间或紧密或稀疏的关系,通过各个元素的一致性和差异性来达到的不同的表意目的。本文通过将表情符号以视觉语法为理论依据纳入多模态语篇分析,进一步扩展了视觉语法的理论适用性,为表情符号的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理论根基。此外,通过对表情符号的多模态语篇分析可以让读者更好地解读表情符号丰富的内涵,让使用者更好的理解各种因素对表情符号表意的作用,从而更加科学合理地使用甚至创作表情符号,提高网络交际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