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以佐哈的多元系统理论为基础,讨论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的可见性。从中国近代特殊的历史文化状况着眼,阐述林纾、严复及林语堂对中国近代文化状况的不同态度以及这一态度对其翻译策略影响。通过对三位翻译大家的生活背景、文化态度、翻译目的及预期受众等方面的分析,得出结论,即:在一定的客观文化环境中,译者对该文化的主观态度并非是一致的。因而在翻译实践中,必然导致两种不同的策略取向。由此可见,翻译策略的决定因素最终还是译者本人。翻译策略的选择实际上是一个主观的过程。可见,多元系统理论虽然对主流翻译策略的选择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但这种解释具有局限性。因为这一理论只考虑了制约翻译策略选择的客观文化因素,而忽视了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的主观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