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困生问题研究——基于教育公平的视角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lldy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困生”即普遍意义中的差生,是学校生活中的弱势群体。这一特殊群体的出现,尽管背后有各种缘由,但我们不能否认,学校教育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高中是初等教育向高等教育的过渡阶段,但在高考升学指挥棒之下,学校变成了分数的制造机器,教师的关爱给予了高分生、优等生,教育的不公平问题在高中学习生活中尤为突出。高中是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是对生命的尊重,也理应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义务和责任。   本文共分为六部分:引言部分简单介绍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第一章是对高中学困生的理性认识,通过分析大量已有的学困生问题相关研究资料,界定高中学困生的概念、分析其特征、阐明教育公平因素的作用,为下文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二章是学困生典型个案的分析,作者通过进班听课、实际观察、个别访谈等方式,有目的、有步骤的对教师、学生开展调查研究,以求所得数据的真实性与客观性。第三章在第二章基础上进一步从社会、学校、课堂三个层面,剖析学困生产生过程中的不公平因素。第四章以教育公平的视角,从教育环境、教育过程和教育理念三个维度,对学困生的转化进行尝试。最后一部分是研究的总结与反思。   作者利用自己工作教学第一线的优势,以学生的视角展现其在有失公平的环境中逐渐转化并最终成为“学困生”的过程,使理论研究深入学校实际教育生活之中,通过对学校教育生活中“学困生”不公平生活状态的深挖,对“学困生现象”形成过程的总结,以期对预防“学困生”形成以及帮助其走出困境等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其他文献
在高校教育中,教师本身的素质决定着教育的成败。随着教学、教师教育研究的逐步深入,高校在职教师的职业认同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是新兴专业,本身具有
追求教师教育一体化已成为各国教师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所谓“一体化”在纵向上包含了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在职研修三个阶段,在横向上各个阶段都需要进一步的深化发展。教育实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