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世界跆拳道锦标赛女子运动员旋转踢技术运用特征分析

来源 :天津体育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angying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跆拳道联合会在2018年6月1日再次对跆拳道规则进行了部分修改,并将旋转踢技术的分值做了进一步提升,这可能将成为运动员在比赛中扭转比赛局势的一个契机。本文以2019年世界跆拳道锦标赛女子运动员半决赛和决赛为研究对象,希望从中了解世界优秀女子跆拳道运动员运用旋转技术的时机和特点,得出相关的结论,为今后我国女子跆拳道运动员的比赛和训练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重点分析了2019年世界跆拳道锦标赛女子运动员半决赛、决赛旋转踢技术运用的特点。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2019年世界跆拳道锦标赛女子运动员半决赛、决赛技术得分仍以横踢和侧踢为主,而旋转踢技术较上届世锦赛使用次数和得分均有明显上升。2.女子运动员旋转踢技术使用具有以后踢、后旋踢为主,且以左实战闭势使用为主的特点,其中-57kg级的运动员较其他级别的运动员在旋转踢技术使用上更为全面,且左右腿使用相对均衡。3.女子运动员旋转踢技术使用具有中心区域成功率高于边缘区域的区域使用特点。4.女子运动员旋转踢技术局间使用特征为:第一局技术成功率最高,第三局使用率最高,占41.1%,且多为比分落后选手使用。5.从冠军选手的获胜层面来看,与使用旋转踢技术无相关性;其比赛中躯干技术和头部技术的使用也不具有相关性。6.在比赛中影响旋转踢技术使用成功率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对方选手的前腿侧踢阻击,-73kg级、+73kg级的选手效果尤为明显。
其他文献
信息网络的开放性和及时性,决定了基于网络通信技术的社交媒体在拥有强大社交共享功能的同时,也将人们带进了一个“超级全景敞视”的“监视社会”,这引发了人们对社交媒体信息交流行为伦理问题的强烈关注。本文的研究中,笔者首先针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进行了简要地阐述,然后通过对国内外学界相关社交媒体信息交流媒体伦理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与分析,总结了前人在此领域的研究现状及不足,同时结合笔者自身对社交媒体信息交
学习动机是引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引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机制,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驱动力,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学业成绩是对学生所学知识掌握情况的一种最直观的反映,能够衡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学业成绩的反映效果不是固定的,学生一段时间的学习水平能够通过学业成绩反映出来,而且学业成绩只能表现出所学范围的掌握程度,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今,网球运动在全国发
随着现代化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社会对于高素质体育专业人才需求量的逐年递增,如何高效提升体育院校学生未来的职业竞争力,引导学生更加高效地去掌握体育理论与专业运动技能,已经成为体育院校教师在技术课程教学中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之一。而排球普修课作为体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承担着教会学生学习基本排球理论、技战术知识以及提升学生排球教学能力等多重任务。如何寻求更加高效、便捷的教学方法来提升排球课堂教学效率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也在随之发展,得到社会的关注度也随之增多,尤其是城乡学校教育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日渐突出。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我国城乡学校体育发展水平高低不一、实力悬殊。本研究旨在探究运城市城乡学校体育之间的差异,并探究协同发展的道路。本研究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实地调研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
本文主要运用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秩和比综合评价等研究方法,对中国男篮参加的2010—2020年四届世界大赛共计21场比赛进行录像分析和数据统计,通过对这四届世界大赛中国男篮进攻战术的运用特点、阵容组合等进行整理分析,找出各届赛事中国男篮进攻战术特点,总结并寻找中国男篮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和当前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给出相应的参考建议,为提高中国男篮进攻战术的运用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2015年国务院颁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行业,推动电子商务创新的应用,深化电子商务与其他体育产业的积极融合。当今社会正在从传统的人力劳动向新型智能化、电子化、信息化发展,目前电子化服务系统、大数据、云计算等逐渐在人们的日常体育生活中应运而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体育健康观念深入人心,重庆作为中国内陆西南地区的热门城市之一,近几年羽毛球场馆发展势头迅猛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图像解析法、录像拍摄法以及对比分析法作为研究方法,并通过对2013—2019年全国游泳冠军赛(含两届全运会)男子4×100米自由泳各省市技战术特征为研究对象,在比赛现场专业拍摄获得的技术解析视频进行解析,分析各省市运动员各项技站术指标,得出我国4×100米接力项目技战术特征。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与建议:技术结论与建议:1.通过对接力决赛前八的总成绩与各阶段的Pe
研究目的:目前高校速度攀岩训练实践和比赛中,运动员经常出现“脚跟不上手”和“脚踩不准支点”,即下肢的步法移动跟不上上肢的攀爬动作、下肢踩支点的准确性低的现象。透过现象看本质,高校速度攀岩运动员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身体灵敏素质不足,特别是下肢的灵敏性,而在日常训练实践中极其少进行训练甚至无相关训练。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软梯训练手段对运动员发展灵敏素质非常有效,特别是对下肢步法移动的训练。基于速度攀岩的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是我国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人才的重要来源,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的教学成效已经被普遍公认,被证实是一种将理论与实践有效融合的教学方式。基于案例教学的教学成效,我国开始重视案例教学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强调把案例教学作为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手段,重视案例教学以及案例编写。(为节省篇幅,本文的“体育硕士”均代表“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研究表明,
目的:骨骼肌是机体重要的运动器官和糖脂代谢组织,由两类肌纤维组成,包括有氧氧化代谢为主的慢肌纤维和糖酵解代谢为主的快肌纤维。不同肌纤维中线粒体稳态的差异造成了肌纤维形态与功能的差异。两种肌纤维对运动的应答存在差异,慢肌纤维主要应答有氧运动,而快肌纤维主要应答抗阻运动。在运动应答过程中两类肌纤维存在类型转换,但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以大鼠混合肌(腓肠肌)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有氧运动训练模型激活慢肌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