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中外合作办学政策实施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tica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今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愈来愈国际化,而中外合作办学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不可或缺的一段历程,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起着中坚作用。中外合作办学政策是我国比较成熟和系统的一项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考察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中外合作办学政策实施成效、影响及对策分析对于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阐述了问题的缘起和研究意义,并系统总结了国内外有关高等教育国际化和中外合作办学的研究现状,并对研究现状进行述评,指出今后相关研究的方向。第二部分对中外合作办学政策的演进进行了回顾和分析,指出我国中外合作办学政策经历了政策缺失、萌芽、出台、法制化以及发展和落实五个阶段,并将我国中外合作办学政策分为政策方针、政策法规、政策规定、政策措施四个部分。第三部分分析了中外合作办学政策的实施成效和积极影响。主要表现为中外合作办学政策推动了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以及高等教育机构、理念、课程、学生、教师、科研等方面的国际化。第四部分分析了中外合作办学政策存在的问题和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中外合作办学政策在政策滞后、模糊和执行不力等方面阻碍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第五部分从中外合作办学的视角对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提出了政策建议。首先,“境外合作办学”作为近几年来我国中外合作合作办学新的增长极,非常有必要将合作办学境外活动状况纳入中外合作办学政策法律监管范围之列,完善中外合作办学政策体系,丰富中外合作办学政策内涵,支持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其次,依托中外合作办学,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在政策层面做好调查研究,把中外合作办学“走出去”的做大做强;再次,构建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体系,做好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统筹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健全相关法律和政策体系,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最后,明确责权,构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构建“监督-反馈”质量保障体系,狠抓政策落实,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
其他文献
地方政府协同资本下乡参与乡村建设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并在乡村地区掀起了绅士化浪潮。以乡村旅游绅士化与乡村空间重构关系互动为核心研究议题,基于村域尺度,以旺山村为例,
目的:优选连翘叶中连翘酯苷的最佳反相硅胶(RP-18)中压制备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多水平试验的方法,考察上样量(连翘酯苷粗品/RP-18硅胶)、洗脱流速、柱床径高比等因素时
以己二酰二氯和不同取代基的苯肼合成了N,N’-二芳基己二酰二肼类中间体,然后在N-溴丁二酰亚胺(NBS)/吡啶氧化体系下室温合成了8种己二酰基双偶氮化合物。第一步反应条件为:n(己二酰
<正>随着国资监管由"管企业"向"以管资本为主"转型,基于政府主体的国有企业审计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也必须做出相应转变,以服务于改革目标的实现。笔者以国有企业
<正>通过对国有企业234人被试,采用关系问卷(RQ)和团体依恋量表测量被试的关系依恋类型和团体依恋维度;采用组织承诺问卷作为测量被试情感承诺、持续承诺、规范承诺的工具;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