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CO2气体吸附分离方面的研究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123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生产和能源燃烧所释放出的CO2造成全球性的温室效应,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开发出一种对CO2具有很好的捕获能力的新型材料,正成为全球能源和环境关注的科研热点问题。在众多的CO2吸附剂中,多孔碳材料因为其很高的比表面积、可调控的孔道和表面结构、吸附的温和性和对人类的无副作用性等诸多优点,而成为最有潜力的CO2吸附剂。因而合成一种对CO2具有高吸附性、选择性的多孔碳材料是一个具有很高研究价值的课题。本文合成制备、改性了三种多孔碳材料,分别研究了他们在CO2气体吸附、分离方面的性质。选择金属有机框架ZIF-70为模板,PEI为碳氮双源。将PEI注入ZIF-70孔道中,进行煅烧,制备了拥有较高比表面积(652.44 m2·g-1)、高含氮量(11.08%)的多孔碳材料。较高的含氮量使其在CH4/CO2、H2/CO2中表现了一定的选择性吸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PEI与ZIF-70的注入比例为1:1制成的碳前躯体,在900℃下进行碳化得到的富氮多孔碳材料对CO2的吸附效果最好,最大吸附量为4.86 mmol·g-1(0℃1 bar)和3.56 mmol·g-1(25℃1 bar)。使用ZIF-8的为碳前躯体进行碳化后对其表面氨基改性,制备了表面具有大量氨基官能团的多孔碳材料,并对氨基化多孔碳材料进行了CO2气体吸附,并且模仿工业废气,测试了氨基化多孔碳材料在混合气体中的选择吸附性,实验结果表明:氨基化的多孔碳材料具有很好的CO2吸附性能在0.15 bar下可达到4.2 mmol·g-1,并且具有很高的CO2/N2选择吸附性能,其中在25℃下的CO2/N2选择性高达770,50℃下可达1200。以ZIF-8,5A分子筛为合成原料,制备分子筛-碳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进行了常温常压下的气体吸附,测试了复合材料对CO2气体的选择性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分子筛-碳复合材料对CO2具有很好的选择吸附性能,在CO2/N2、CO2/CH4穿透测试中都有很好的性能。
其他文献
核苷类化合物在抗肿瘤、抗病毒和抗艾滋病药物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已成为一类不可缺少的药物,也是目前公认的最有抗病毒潜能的一类药物。在众多核苷类药物中,6位被C原子取代的嘌呤
金属基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设计已经成为当前化学研究中倍受关注的领域之一,不仅因为它们展现了迷人的拓扑结构,而且还因为它们常表现出奇特的光、电、磁、催化、吸附等性能。近
本论文以无溶剂合成4-甲基香豆素和酯交换反应为研究对象,并对香豆素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共分三章。   第一章:香豆素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与无溶剂有机合成的进展评
因抗生素大量使用而带来的种种不良后果,已成为阻碍抗生素产业发展的严重问题之一。耐药菌不仅会对人体健康、生存环境造成危害,而且还有可能威胁到整个人类的生命安全。为了减
化学计量学(chemometrics) 研究目的在于优化化学量测过程,并从化学量测数据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用的化学信息。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方法,是一种基于结构风
氧化铟(In2O3),其带隙宽度在3.553.75 eV之间,是一种重要的n型半导体氧化物,属于III-VI族,并且具有较高的电导性。具有新奇特性的光学和电学性能的氧化铟,可以用于制备气敏元件
摘 要:网络时代的到来,促使校园网络舆论呈现出全新的特征。高校教育工作者应注重这一全新形势下校园舆论传播所呈现出的规律,并做好相关调研及个案跟踪,不断加强网络建设,对校园网络舆论的传播途径及传播质量进行管控,构建宣传与教育相契合的校园文化环境。  关键词:微博时代;校园建设;校园舆论传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如今的网络世界已经变成社会舆论的重要阵地,而校园作为社会建设储
在核设施退役和各种核应急事故响应中,如何去除放射性核素污染尤为重要。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和发展,用于设备表面放射性污染去除的方法大体分为两类:物理去污和化学去污。这些方法解决了一些问题,但存在产生新的废液或废物容易形成二次污染,以及在去污过程对操作人员产生一定辐照剂量的问题。针对这些技术局限,本文进行了溶剂型自脆性放射性去污涂料的研制,自脆性去污涂料是将制备的涂料涂布于被污染的表面,在固化成膜后可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