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软件体系结构的可靠性预计方法研究

来源 :西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nan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软件可靠性是软件质量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软件可靠性预计可以在软件开发的早期阶段对后续阶段软件潜在的缺陷进行预测,为提高软件质量提供必要信息。论文从软件体系结构的角度出发,对软件可靠性及可靠性预计工作进行了研究。  首先介绍了问题的背景、意义和国内外发展现状,研究了软件体系结构和软件可靠性的概念和分析方法,对典型的基于软件体系结构可靠性模型进行了研究归纳。在此基础上,完成了以下工作:  (1)研究了一种根据软件体系结构来评估软件可靠性的预计算法。分析了算法实现过程中涉及到的软件功能分解、系统架构建立、状态建模、参数获取等问题。研究了问题的解决途径。  (2)完成了软件可靠性预计工具SRP的设计与开发。该工具根据模块数量动态地创建统计界面,统计模块的各项特征及模块间的转移概率,建立Markov状态转移矩阵,对各模块和软件系统的可靠性进行预计。  (3)对某嵌入式软件和某桌面软件进行了实例计算。计算结果验证了预计算法和工具的可行性与正确性。针对特定模块,对计算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给出了对该类模块可靠性影响最大的开发情况。  论文研究的分析方法和开发的预计工具已应用于实际项目中,对于指导软件可靠性设计和软件开发工作,具有较高的理论与工程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1993年出现的Turbo码,由于其很好的运用了Shannon信道编码理论中的随机性编码条件,从而获得了接近Shannon理论极限的译码性能,首次证明了香农理论的正确性。实现Turbo码随机
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技术因为其频谱利用率高、抗频率选择性衰落效果好,被广泛应用在当代无线通信标准之中。然而随着高速铁路交通的
近年来,随着智能移动设备的快速普及,移动数据流量需求呈指数式增长,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更加严重的能量消耗问题。因此,在蜂窝网中引入节能的终端直通技术,从而在满足高速率要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网络构架越来越复杂,覆盖预测面临严峻的考验,要求覆盖预测模型能够适应复杂的网络技术和不同的网络制式,网络优化工具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
P2P技术把互联网上大量的计算机组织起来,参与者通过共享各自的CPU、存储以及带宽等资源,使得整个P2P网络的资源和服务能力随着参与者的加入而不断增大。如今,以Bittorrent为
说话人识别,属于生物识别的一种,也被称为“声纹识别”,是根据说话人所发语音对说话人身份进行判定,实现对说话人身份的鉴别与认证的技术。由于语音具有通用性、独特性、高可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中的“多对一”通信方式导致了静态的Sink节点周围的传感器节点存在“热区”问题,所以研究者们在WSN中引入移动因素,以缓解“热区”
随着国家和社会对生命财产安全的日益重视,人们对水路运输安全保障提出了新的要求。保障海事安全的重要途径在于对相关要素实施实时有效监控。传统的海事监控手段,如雷达、AI
随着我国北斗导航系统建设日益完善,卫星导航系统逐渐成为我国诸多关键领域的重要一环,为我国的国防工业与民用设施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但是,由于卫星导航信号自身具有的安全脆弱
人脸表情识别技术在人机交互、人工智能、数字家庭等方面拥有广阔的市场价值和应用前景,因此利用计算机自动识别人脸表情技术在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等领域逐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