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illus.sp.bs-1的内切葡聚糖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研究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fengz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纤维素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天然有机物,是一种廉价可再生资源,它的开发和利用具有深远的意义。利用纤维素酶降解纤维素是一种有效而环保的途径,而且纤维素酶的应用范围广。因此,对纤维素酶及其应用的研究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目前,对内切葡聚糖酶的研究较多。  孙麟完成了一株纤维素酶活性比较高的枯草芽孢杆的菌筛选及分离,对其进行了分子鉴定,并命名为Bacillus. Sp. bs-1,并成功克隆了其内切葡聚糖酶基因。本研究在这基础上,构建不同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了可溶性表达的研究。本研究的目的是对表达载体进行比较,研究它们的表达效率,同时也对表达条件进行优化,为内切葡聚糖酶的可溶性过表达研究打基础。  本研究成功的构建成了三个不同的表达载体,即 pQE-30-C、pET-30a-C、pET-28a-C,并对其表达效果进行了比较。通过摸索适合的表达条件,确定了pET-30a-C、pET-28a-C表达的内切葡聚糖酶的最佳可溶性诱导表达条件。pET-30a-C表达的内切葡聚糖酶在25℃,用1mM的IPTG诱导3小时就可以达到最佳可溶性表达量。pET-28a-C表达的内切葡聚糖酶在25℃,用0.8mM的IPTG诱导5小时能够达到最佳可溶性表达量。对构建的pET-30a-C、pET-28a-C表达的内切葡聚糖酶活性进行了测定,并确定了最适反应条件。pET-30a-C表达的内切葡聚糖酶在底物缓冲液(以CMC-Na为底物,pH7.0)50℃保温30min时酶的活性最高,酶活性为1489U/mL,pET-28a-C表达的内切葡聚糖酶在底物缓冲液(以 CMC-Na为底物,pH3.0)55℃保温30min时酶的活性最高,酶活性为683U/mL。用Ni-NTA树脂纯化了pET-30a-C、pET-28a-C表达的内切葡聚糖酶蛋白,得到单一的目的蛋白,并测定了纯化后的内切葡聚糖酶的比活力。pET-30a-C表达的内切葡聚糖酶纯化后的酶的比活力为723U/mg,pET-28a-C表达的内切葡聚糖酶纯化后的酶的比活力为808U/mg。此结果为枯草芽胞杆菌内切葡聚糖酶在工业应用方面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东亚三角涡虫是扁形动物门的代表动物(三肠目、无体腔),它具有明确定义的前后轴(AP)和背腹轴(DV)以及大脑和腹神经索组成的相对简单的中枢神经系统,更有着非凡的再生能力。在本
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通过突触传递实现。突触传递由钙离子触发突触囊泡与突触前膜融合(fusion)介导的神经递质释放而启动。突触囊泡在释放神经递质前需要在一系列突触前蛋白
木聚糖酶(β-1,4-D-endoxylanase, EC 3.2.1.8)可将木聚糖降解为低聚木糖和少量的木糖,是一类重要的生物酶制剂。目前,木聚糖酶已在许多领域显示出较高的应用潜力。本文首先通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