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功能因素分析

来源 :皖南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yg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影响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功能的因素有很多,尚无统一结论,此外目前文献中较少有研究术后某一时期的功能影响因素。为此本文探究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功能的早期和中期影响因素。临床医生可以根据这些因素来判断患者的预后并对患者采取个性化干预措施,使患者能更快更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在弋矶山医院行股骨转子间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的110名老年患者(年龄大于60岁)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的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受伤至手术的时间、ASA分级、白蛋白水平、骨折内固定的方式(PFNA、Inter Tan)、骨折复位情况、等这些可能影响患者术后功能的因素。采用Harris评分评价患者术后髋关节的功能,通过电话和微信对患者进行随访,最少随访2次(术后3月和术后1年),得到2次Harris评分结果,使用SPSS20.0软件,运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对数据进行分析,找出术后早期和中期的功能影响因素。结果:我们随访至术后3月时,年龄60-70岁之间的患者harris得分高于70-80岁及80岁以上的患者(P<0.05),70-80岁之间的患者harris得分又高于80岁以上的患者(P<0.05)。满意复位的患者得分高于不满意复位的患者(P<0.05)。白蛋白(>30g/L)的患者harris评分高于白蛋白(<30g/L)的患者,与ASA分级(III-IV)相比,ASA分级(I-II)harris评分更高恢复更好(P<0.05)在内固定方面,使用intertan治疗较pfna术后harris评分高(P<0.05)。患者的性别、受伤至手术的时间和骨折类型并不影响术后的功能。随访至术后1年时,患者的harris评分均增高,使用intertan和pfna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因素比较结果和术后3月相同。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术后功能的早期独立影响因素有年龄、白蛋白水平、ASA分级、内固定方式、骨折复位情况。中期独立影响因素有年龄、白蛋白水平、ASA分级、骨折复位情况。骨折类型不是影响术后功能的因素。满意的复位,良好的营养和身体状态有助于髋关节功能恢复,临床医师术前应积极控制原发疾病,找准最佳的手术时机,根据患者自身情况的不同,采取个性化措施。
其他文献
目的:应用Mimics软件构建骨盆三维模型,对髋臼下螺钉通道进行形态学研究。方法:一、回顾性分析了100例自2013年4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行骨盆CT平扫患者的骨盆CT数据,男性50例,年龄20~84岁,女性50例,年龄18~87岁,髋臼骨折、髋关节发育不良和髋臼有金属植入物的患者除外。将CT数据以DICOM格式导入Mimics软件中,生成三维模型,在骨盆入口位找到髋臼下通道在耻骨中段的轴向投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在老年患者全身麻醉中对去氧肾上腺素升压效应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行择期手术的患者150例,随机分为D1组=50例;D2组=50例;N组(对照组)=50例,病人静卧5分钟后,每3分钟记录一次BP、HR,记录3次,取其平均值作为基础值,并计算出80%基础值。D1组: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15min;D2组: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75μg/kg/15min;N组:泵注等
目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双下肢不等长(leg length discrepancy,LLD)的因素有很多,但LLD与股骨近端的形态特别是股骨皮质指数是否有关,报道较少。因此我们探讨不同股骨近端形态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重建下肢长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接受单侧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131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或股骨头坏死的患者,回顾性分析年龄、性别、侧别和骨盆正位DR平片
目的:医源性胆管损伤(IBDI)作为肝胆外科不可回避的永恒议题,且绝大多数IBDI为辨识错误所致,因此有必要对如何预防辨识错误性胆管损伤(BMII)作进一步研究。本研究旨在探寻沿“胆囊管”逆行追踪法(RTACD)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辨识错误性胆管损伤(BMII)的可行性、安全性、创新性和有效性。方法:通过收集我院肝胆外科一从2018年3月至2020年12月,采用RTACD法施行腹腔镜胆囊切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沿胆囊管顺行游离法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胆囊残株炎、胆管损伤、胆漏、胆总管结石残留等的发生率,并与文献数据对比,探讨沿胆囊管顺行游离法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残株炎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1.收集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肝胆一科2018年09月-2020年08月所有胆囊残株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按照残余胆囊无结石型、单纯残余胆囊管型、残余胆囊伴结石型和残余胆囊管伴结
目的:探讨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过程中隐性失血(hidden blood loss,HBL)及分析影响相关因素。方法:对2017年12月至2021年3月期间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骨科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150例(男70例,女80例)患有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均行腰椎正侧位X线片,腰椎C
目的:探究单纯斜外侧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Stand-alone 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Stand-alone OLIF)可行性、安全性及手术疗效。明确Stand-Alone O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间接减压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自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间24例于皖南医学院脊柱外科研究中心行Stand-alone OLIF手术治疗的腰椎退行性
目的:对比横行螺钉结合平行倒三角四枚螺钉与单纯平行倒三角三枚螺钉两种微创手术方案,为青壮年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的治疗进一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我院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符合标准的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患者共43例,分为A(观察组)、B(对照组)两组,其中A组17例行横行螺钉结合平行倒三角四枚螺钉治疗,B组26例行单纯平行倒三角三枚螺钉治疗,对于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骨折复
目的:探讨LCBDE胆管一期缝合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术中放置腹腔引流管在LCBDE胆管一期缝合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并评估其临床推广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20年6月皖南医学院附属池州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17例胆总管结石病人的手术材料,117例病人均成功行LCBDE,按不同的术中处理分为两组,行LCBDE+T管引流为A组,共40例,行LCBDE+胆管一期缝合为B组,共77例,作为本研究对
目的:探讨改良反穿刺技术在完全腹腔镜全胃根治术中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短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20年3月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120例胃上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0例行完全腹腔镜全胃根治术(TLTG),依据食管空肠吻合方法的不同分为改良反穿刺组(n=43),Overlap组(n=37);另40例行常规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LATG组,n=40),分别比较改良反穿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