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29AB语音编解码系统研究与实现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gularity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语音通信系统中,传输效率和合成语音质量是研究的热点问题,低速率、高质量的语音编解码器成为发展需要。为满足此项要求,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部门(ITU-T)于1996年公布了基于共轭结构代数码激励线性预测(CS-ACELP)的语音编解码算法G.729建议,编码速率为8kbit/s。G.729A是G.729减少复杂度的版本,G.729B是一种典型的静音压缩算法。G.729A与G.729B配合使用,在不影响语音编码质量的情况下,进一步降低了编解码系统的平均码率。G.729AB合成语音音质与32kbit/s的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ADPCM)编码质量相当,达到长途音质要求。本文在分析G.729AB算法原理的基础上,在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的StarCore SC140e DSP内核上实时实现了该语音编解码系统。论文首先简要回顾了语音编码解技术的发展历史,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随后,分析了码激励线性预测(CELP)语音编解码中线性预测、矢量量化和感知加权等关键技术,系统的阐述了G.729编解码原理,并对G.729A和G.729B算法原理进行了简要分析。在掌握SC140e DSP内核特点和汇编语言编程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G.729AB语音编解码系统的软件实现过程,研究并总结了语音编解码系统的在定点DSP上的移植技术及优化方法,并从C语言级和汇编级两个方面对系统进行了优化。最后,根据项目需求,设计了测试方案,完成了系统测试。根据测试结果,优化后的语音编解码,通过了ITU-T提供的所有测试向量,性能达到了实时系统的要求,各项功能都符合项目需求。
其他文献
根据种子的贮藏行为可以将种子分为正常性种子和顽拗性种子。正常性种子在母株上经历成熟脱水,种子脱落时含水量较低,可被进一步干燥至1%-5%的含水量而不发生伤害。顽拗性种子不经历成熟脱水,种子脱落时含水量较高,在整个发育过程不耐脱水,通常对低温敏感,在适合正常性种子贮藏条件下,其贮藏寿命通常只有几天到几个星期。因此,研究种子脱水敏感性机理对于种质资源保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论文以顽拗性种子板栗
含有Fe、Co基的复合纳米膜材料具有高磁导率、高损耗等特点,可实现微波的宽频带吸收,是一类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新一代吸波材料。退火处理是FeCoB-SiO2磁性纳米膜制备工艺中的
在指纹识别、语音识别、视网膜识别等生物特征认证(识别)技术中,由于指纹识别具有唯一性(每个人的指纹独一无二)、不变性(指纹具有很强的相对稳定性)、实用性(指纹样本易于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