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以巴彦淖尔市常见的17种植物为研究对象,对植物的观赏特征、耐旱性及适应性进行观测、实验、调查和收集等,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植物观赏性评价及景观价值评价综合模型,并运用评价模型对该地区植物的景观价值进行综合评价。根据植物自身的生物学特点和生态学特征,与实地观测法、室内植物解剖结构实验相结合,对其物候期、观赏特征、适应性等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巴彦淖尔市地区植物资源的筛选提供科学理论指导。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巴彦淖尔市常见的17种植物为研究对象,对植物的观赏特征、耐旱性及适应性进行观测、实验、调查和收集等,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植物观赏性评价及景观价值评价综合模型,并运用评价模型对该地区植物的景观价值进行综合评价。根据植物自身的生物学特点和生态学特征,与实地观测法、室内植物解剖结构实验相结合,对其物候期、观赏特征、适应性等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巴彦淖尔市地区植物资源的筛选提供科学理论指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物候图谱是植物观赏期最直观的表达方法,运用甘特图功能绘制了17种植物物候图谱,系统的研究分析了巴彦淖尔市地区17种植物的物候信息,将为本地区园林植物研究提供直观、便捷的参考;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对17种植物进行评价,根据观赏性评价将观赏性分为3等级,其中黄刺玫Rosa xanthina(4.24)、红瑞木Cornus alba(4.11)、连翘Forsythia suspense(4.09)和玫瑰Rosa rugosa(4.01)这4种观赏价值最高,等级为Ⅰ。(2)以巴彦淖尔市地区的17种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震动切片技术,使用光学显微镜对比不同植物叶片厚度、角质层厚度、表皮厚度等及茎直径、表皮层厚度、厚角层厚度等解剖结构指标,并选择一些具有抗旱性的指标,用隶属函数对各植物的抗旱性进行分析与评价,为该地区植物的耐旱性进行准确的评估,研究结果显示:17种植物中耐旱能力较强的5种植物是:旱榆Ulmus glaucescens(0.5749)、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0.5099)、柽柳Tamarix chinensis(0.4754)、霸王Zgyophyllum xanthoxylom(0.4903)、小叶锦鸡儿Buxus sinica var.parvifolia(0.4004);(3)景观价值评价是将观赏性与适应性相结合,根据景观价值评价可将观赏性等级分为3个,等级为Ⅰ的观赏价值最高,共1种植物黄刺玫Rosa xanthina(4.01);等级为Ⅱ的观赏价值较高的,共计11种植物,有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3.80)、紫叶小檗Berberis thunbergii(3.76)、蒙古扁桃Amygdalus mongolica(3.74)、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3.67)、柽柳Tamarix chinensis(3.56)、土庄绣线菊Spiraea pubescens(3.37)、榆叶梅Amygdalus triloba(3.22)、连翘Forsythia suspense(3.08)、玫瑰Rosa rugosa(3.07)、旱榆Ulmus glaucescens(3.02)、霸王Zgyophyllum xanthoxylom(3.00);等级为Ⅲ的观赏价值一般的,共5种植物,有小叶锦鸡儿Buxus sinica var.parvifolia(2.90)、酸枣Ziziphus jujuba var.spinosa(2.76)、红瑞木Cornus alba(2.58)、华北珍珠梅Sorbaria kirilowii(2.57)、小叶黄杨Buxus sinica var.parvifolia(2.54)。综上所述,通过对植观赏特性、耐旱特性及物候特征等因子的研究,可以充分考虑地区的特性、适应性及其他特征下,才能正确筛选出景观价值好的植物,以期为巴彦淖尔市地区园林植物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
其他文献
草原生态系统是全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动植物和人类提供了众多生态物品和服务。放牧已导致我国大部分草原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围栏禁牧是退化草原恢复的有效方式。降雨格局变化作为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现象,对草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意义重大。研究退化草原恢复过程中降雨变化对草地生态系统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作用,为深入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合理利用草原资源、践行生物多样性保护和退化草地
沙柳和柠条是内蒙古重要的灌木造林树种,定期平茬复壮是经营的必要措施,利用平茬枝条栽培食用菌是提高经营效率的重要措施,本文以沙柳和柠条木屑及榆黄蘑2号菌种为试验材料,分析不同配方对榆黄蘑菌丝及子实体生长的影响,筛选栽培榆黄蘑配方中沙柳和柠条木屑的最佳配比,结果表明:(1)利用不同配比的沙柳和柠条木屑培养榆黄蘑菌丝,与ck配方相比,配方中沙柳木屑+柠条木屑比例为78%+10%、73%+15%、68%+
土壤季节性冻融作用是我国北方冻土区形成土壤盐渍化的独特形成机制,冻融期土壤水盐的向上迁移会导致农田地表累积盐分,影响来年春天播种。干旱寒冷区,冻融条件下的土壤水盐迁移的特殊规律是造成河套灌区土壤盐渍化发生以及演变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内蒙古河套灌区为背景,探讨冻融过程中暗管排盐对冻融过程中土壤盐渍化所具有的抑制作用,铺设了五个不同的暗管处理,自2018至2020年对试验区11个采样点进行了共8次取样,
公益林工程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林业生态工程,对改善生态环境、保持水土和提高植被覆盖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公益林工程的实施成果进行科学评价是广受关注的热点问题。本研究对内蒙古乌拉特中旗公益林的林草生物量、枯落物持水、土壤理化特性、水文特征等做了专项调查分析;并结合乌拉特中旗2017年森林资源数据、气象数据及相关文献资料,对乌拉特中旗公益林的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及物种保育等4个方面生态效益进行
本实验用贮藏3年、5年和7年的蒙古韭种子作为实验材料,用Ce3+(Ce Cl3),VC(活性氧抑制剂),caspase-3抑制剂(Ac-DEVD-C HO),VC+Ce3+和caspase-3抑制剂+Ce3+进行浸种处理,测定其萌发指标、离子含量、抗氧化酶系统、细胞色素c含量,caspase-3酶活性,MAPK3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研究Ce3+及抑制剂对老化蒙古韭种子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不
本文以籽用美洲南瓜高代自交系和白粉病病菌为材料,采用国际通用的13个甜瓜生理小种鉴别寄主和鉴别标准体系,对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2020年白粉病生理小种进行鉴定。通过人工接种的方法,分别测定两年的白粉病病菌对籽用南瓜自交系致病力,并对叶片结构与白粉病抗性进行相关分析。同时通过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组配杂交组合,对籽用南瓜材料的性状进行配合力、杂种优势以及遗传力分析,为今后籽用南瓜白粉病防治已经杂交育种提供
树木蒸腾耗水对生态水文有重要的影响,近年来全球气温升高,降水格局发生变化,对树木生长造成影响。本文以半干旱区大兴安岭南端主要优势树种白桦为研究对象,利用TDP热扩散技术对生长季白桦树干液流速率进行连续测定,同步监测太阳辐射(Rn)、大气温度(Ta)、空气相对湿度(RH)、风速(WS)等气象因子及土壤含水量(SWC),分析了不同天气条件、时间尺度下树干日间和夜间液流特征以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
明确石竹属花卉的遗传背景及亲缘关系,不仅可为今后育种中的亲本配制提供依据,也可为育成新品种的有效鉴定提供支持。因此,本研究以从国内外收集的28份石竹属花卉为材料,对其种子和花瓣外形进行了分析;对石竹转录组测序中获得的SSR引物进行了多态性筛选,利用筛选获得的SSR引物对28个石竹属花卉在DNA水平进行了多态性分析,结果如下:(1)从种子形态看,28个石竹属花卉种子除大小可分为中粒和小粒种实外,其余
公园,是一个城市的绿地系统之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城市综合公园的儿童活动场地是儿童进行室外娱乐活动的重要场地。为了探究呼和浩特市综合公园儿童活动场地,为儿童设计满足其生理和心理特点的优质儿童活动场地,本文以呼和浩特市满都海公园、青城公园、敕勒川公园三个综合公园的儿童活动场地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研究。本文的研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确定研究主体对象和研究主要内容后,首先查阅大量书籍、论文、资料,了
本论文以食用百合N6鳞茎作为试验材料,选择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外植体的选择和处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在不定芽诱导、不定芽增殖、小鳞茎诱导和生根培养中的影响,以及不同基质对练苗移栽的影响。建立一套完整的食用百合组培快繁体系,填补内蒙古食用百合研究空白,为食用百合在内蒙古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1.以食用百合鳞片为外植体诱导不定芽,筛选出最佳百合鳞茎部位和层数。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