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地区鸭源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系统进化群及毒力相关基因特性分析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Wind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能引起禽类的心包炎、肝周炎、腹膜炎、败血症等,近年来,脑膜炎型日益增多。APEC血清型多样,有O血清型176种,K型103种,H型83种,且耐药性严重,存在地区及品种差异,难以根除,给畜牧业带来严重危害,同时也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病原体。目前APEC的致病机理尚未完全弄清楚。本试验采用PCR、多重PCR及dot blot等方法对华东地区APEC鸭源株的系统进化群及所携带的毒力相关基因进行了调查,并对分离株DE205B侵袭相关基因ibeA进行序列分析、缺失等。2005—2007年间,从江苏、安徽、山东等华东地区送检的临床疑似大肠杆菌感染的病死鸭中,采集病料分离获得501株细菌。经糖发酵、尿素酶、IMViC等生化试验以及三糖铁琼脂培养试验,并经显色培养基验证,480株确定为大肠杆菌。表明禽源大肠杆菌病在华东地区鸭群中广泛存在,且鸭源APEC变得日益复杂,常见临床症状有心包炎、肝周炎、腹膜炎、关节炎等,其中有神经症状的分离株占74.17%(356/480);从分离部位看,脑分离株32.08%(154/480),心脏分离株23.96%(115/480),肝脏分离株20.21%(97/480),脾脏、气囊和肾脏分离株分别为10.83%(52/480)、4.79%(23/480)、2.50%(12/480),其它部位也有分离到,与地区、种类、宿主等亦有很大相关性。为了揭示其遗传起源和分子特性,选用一种简便快速的分子分群方法,即通过扩增chuA和yiaA基因及TspE4.C2 DNA片段的三重PCR,对这些分离株进行了系统进化群的分析。在华东地区分离的480株鸭源APEC菌株中,A群占56.25%,B2群占19.17%,D群占16.46%,B1群占8.13%,对研究我国APEC的生态分布和遗传进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设计并合成16对引物,用PCR及多重PCR方法对鸭源APEC的非侵袭相关的16个毒力基因,包括afa/draB、iha、papC、tsh、mat、chuA、fyuA、irp2、iucD、iutA、 iroN、iss、kpsMTII、traT、vat和malX进行检测,分析其在480株鸭源APEC中的分布。结果表明,在鸭源APEC中,除了kpsMTII全部阴性,其它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即iutA 85.83%(412/480)、mat 83.13%(399/480)、iss 83.13%(399/480)、iroN 64.38%(309/480)、iucD 63.96%(307/480)、tsh52.71%(253/480)、traT47.71%(229/480)、 irp2 32.50%(153/480)、fyuA 27.92%(134/480)、chuA 27.29%(132/480)、iha 6.88% (33/480)、vat 3.13%(15/480)、papC 1.88%(9/480)、malX 1.04%(5/480)、afa/draB0.21%(1/480);通过比较还发现16个毒力相关基因在480株鸭源APEC中共存在89种不同的分布模式,含1到13个基因不等,显示华东地区鸭源APEC分离株的毒力基因分布较为复杂。根据已发表的大肠杆菌侵袭相关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11对引物,用PCR及多重PCR方法检测480株鸭源APEC中11个侵袭相关基因片段的分布,包括fimC、sfa/focCD、cvi/cva、neuC、ompA、cnf1/2、hlyA、gtmB、ibeA、yijP和aslA,分析鸭源APEC的侵袭相关基因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在鸭源APEC中,除hlyA、cnf1/2和sfa/focCD全部阴性,其它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即.vijP 94.38%(453/480)、ompA 91.25% (438/480)、fimC 80.00%(384/480)、cvi/cva 67.29%(323/480)、aslA 41.25%(198/480)、 ibeA 3.96%(19/480)、gimB和neuC均为1.67%(8/480);比较还发现其存在30种不同的侵袭相关基因的分布模式,含1到7个基因不等,另有一株分离株不含任何侵袭相关基因。可见APEC侵袭相关基因的分布模式的多样化。为大批量检测禽源大肠杆菌病毒力基因,建立了斑点杂交法。将PCR扩增的ibeA的342bp的保守片段DNA测序验证后标记成地高辛探针,菌液样品直接在带正电荷的尼龙膜上裂解,杂交后用CSPD化学发光法检测靶基因。特异性试验表明,该探针仅与靶基因核酸反应。敏感性检测表明,膜上的最低检出量为1.0×103个大肠杆菌。PCR检测的480株鸭源APEC的菌液样品中,发现19株为ibeA阳性,用斑点杂交法重复三次检测上述样品,阳性率均为3.96%。证明建立的斑点杂交法具有特异、敏感和可重复的特点,可用于大量临床样品或菌液直接检测的初步筛选,尤其对临床症状不明显的大肠杆菌隐性感染的检出更具优势。鸭源APEC分离株DE205B在与新生儿脑膜炎大肠杆菌(Newborn meningitis-causing E. Coli,NMEC)RS218的系统进化群相同和含有的毒力相关基因相似的前提下,对其进行了溶血反应、致病性试验和体外感染猪脐静脉微血管内皮细胞(SUMECs)等相关特性的检测。结果发现,DE205B在绵羊血平板上呈β溶血;致病性试验显示,具有常见的大肠杆菌病症状,对小鼠和鸭的LD5o分别为3.97 x 106和1.05×107CFU/ml。且DE205B能够在SUMECs上进行生产性复制: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感染细胞的DNA呈“梯样”图谱;光镜下,可见感染细胞的形态发生特征性改变,细胞皱缩,表面微绒毛消失,胞浆内大量空泡出现,细胞核染色体发生浓缩;流式细胞仪检测出细胞在感染后出现凋亡;侵袭率为3.36%。克隆并分析APEC侵袭相关基因ibeA,探寻其变异与进化发生关系。根据已发表的NMEC株RS218的ibeA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以鸭源APEC神经症状脑分离株DE205B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技术扩增到ibeA的全基因序列,将检测正确的基因进行测序。结果显示DE205B的ibeA序列编码区为1371bp,编码456个氨基酸,分子量为49544.33dal。核苷酸序列比较表明,与已发表的ibeA基因核苷酸具有较高的同源性(98.9%以上),遗传进化分析显示与NMEC亲缘关系很近。将pKD46质粒电击转化APEC株DE205B, PCR扩增两翼与目的基因ibeA同源的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片段,电击转化DE205B/pKD46菌株,借助Red系统的重组功能,置换DE205B基因组中的ibeA基因,并通过导入编码FLP位点特异性重组酶的质粒pCP20,去除抗性基因标志。对重组菌主要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表明,ibeA基因缺失株生长能力稍慢于野生株,前6h差别不明显,7h后差别明显加大;仍可在绵羊血平板上发生β溶血;对SUMECs的侵袭率降为0.57%;对小鼠的毒力显著降低,其LDso大于108CFU/ml。用Red系统快速成功的获得了侵袭相关基因ibeA被完全敲除且不带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大肠杆菌,为深入研究大肠杆菌减毒活疫苗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印染艺术是一项历史悠久的民间印染工艺,它以丰富的色彩图案和特殊的褶皱肌理表现独特的艺术魅力,至今仍受到人们的青睐。该文通过对传统印染图案的打乱、重组,力求展示古老
硫酸头孢喹肟作为第四代头孢菌素类动物专用抗生素,其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药动学优良、血药浓度达峰时间短、浓度高,具有独特的抗菌机制和良好的抗菌活性,是一种治疗动物细菌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极强的儿童期出疹性疾病,以冬春季多发,其临床特点为皮肤黏膜相继出现和同时存在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等各类皮疹,呈向心性分布
根据供电企业业务开展的功能模块来划分,基建作业项目应成为成本控制的重要领域。对此的有效策略包括:以财务内控助力成本控制的实施、引入市场机制内化成本控制红利、通过成本
阵列天线的优化设计对降低系统成本、提高系统性能起着关键的作用。最小冗余阵因其能用较少的物理阵元形成较大的阵列孔径而备受关注,但是其阵元位置往往只能通过穷举法搜索
随着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生物信息学的主要任务已经从生物数据的积累发展到对生物数据的整合与处理阶段。由于生物信息学分析资源多样、生物数据海量、分析任务复杂,构建针对
江苏省是我国较为富饶的省份,位于我国华东地区,辖江临海,扼淮控湖,水系众多,经济发达,文化兴盛,孕育了灿烂的区域经济与文化。然而,明代至清晚期,由于自然环境的变迁和气候
<正>中国有三千多年园林营造史,颐和园则是中国封建社会营造的最后一处大型皇家山水园林, 是当今世界上屈指可数的皇家园林文化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价为“以颐和园为代
会议
在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政治课的整合过程中,解决资源共享问题是最突出的问题。在“广”与“专”相结合的基础上,建立一个高中政治学科的素材资源库,利用网络为资源共享创造条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