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下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孕育发展的时代,随着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新产业、新业态的蓬勃发展,新时代的机遇也在加速到来。而随着技术创新为引领的、多核心与新生产要素为支撑的新动能的不断培育发展,发挥新动能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目前走出经济困境的首要选择。加快培育新动能有助于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同时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尤其是对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安徽而言,依靠新动能促进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在中部地区率先实现崛起,意义重大。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安徽省新动能的培育水平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进行研究,可以为安徽省政府部门完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在吸收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有关政府文件精神和经济发展理论为指导,首先基于新动能的内涵,构建了一套新动能培育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2011-2018年安徽省各地市新动能及经济发展的综合水平进行实证测度评价,分析其时间、空间变化特征;然后运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对安徽经济发展的空间自相关性、空间异质性以及新动能对经济发展影响的促进作用与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全面分析;最后基于上述实证分析结论提出加快培育新动能促进安徽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本文实证分析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安徽省大部分城市新动能得分在2011-2018年呈现稳步上升趋势;(2)新动能得分存在一定的区域相关性,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一定程度的空间自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3)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但随着时间推移其空间自相关性存在不断减弱的趋势;(4)在空间计量模型中新动能三个方面的回归系数均显著为正值,说明新动能对经济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5)传统动能依然对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其系数较小表明传统动能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较弱。(6)空间滞后项中技术创新与转型升级显著为负值,说明相邻地区的二者指数增加会对本区域经济发展有抑制作用,制度变革的滞后项显著为正值;(7)从空间溢出效应分解来看,科技创新的直接效应不显著,间接效应和总效用显著为负值,制度变革的溢出效应均显著为正值,转型升级的直接效应显著为正值,间接效应和总效用不显著,传统动能的溢出效应均不显著。最后,基于实证分析提出五点政策建议:(1)加强区域创新合作,协同区域创新发展;(2)加快创新成果转化,释放创新发展活力;(3)深化市场改革,加强制度建设;(4)大力扶持新兴产业,转变经济发展模式;(5)加快改造传统产业,激发传统产业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