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Ⅲ-Ⅵ族半导体晶体结构和物性演化的研究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gbe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Ⅰ-Ⅲ-Ⅵ族半导体中,黄铜矿CuGaSe2是一种前景可观的光伏材料。然而,许多研究大都局限于传统的Cu和Ga化学计量比为1:1的结构,相关晶体对称性也多局限于黄铜矿结构。结构稳定性、相变和相关物理机理未被深入挖掘,Cu-Ga-Se合金是否存在其他组分的相(如富Cu相)和化合物值得进一步探讨。本研究中,我们关注完全无序、部分无序和有序的CuGaSe2合金,运用进化变组分搜索、蒙特卡罗模拟和特殊准随机结构(SQS)方法,以求得到不同压强下的凸包图和找到有理想光电性能的新型实用材料。本研究提出了对Cu,Ga和Se原子如何结合形成稳定材料和压力引起的相变的化学反应机理的基本理解,揭示了合金能量和结构有序度随温度的定量变化规律,并分析了通过控制合成温度和退火时间来调制带隙的可行性。结果如下:(1)运用第一性原理结构搜索,我们确定了Cu2Se和Ga2Se3的基态结构,也确定了常压下Cu4Ga2Se5,CuGa3Se5和CuGa5Se8的稳定相,以及CuGaSe2和CuGa3Se5的高压金属相。结合Cu,Ga和Se原子的成键方式,分析了这些相、相变和阳离子空位分布。电子能带结构的计算结果表明这些合金都具有直接带隙,带隙大小从0.77 eV(Cu4Ga2Se5)到2.11 eV(CuGa3Se5)。带隙并没有总是随着Ga组分的升高并增加;例如CuGa5Se8的带隙小于CuGa3Se5。这是由于随着Ga组分和压强的变化,Se和Cu原子间的p-d耦合作用发生了改变。(2)利用蒙特卡罗模拟和第一性原理计算,我们发现,控制淬火温度高于700 K会引入CuGaSe2中的Cu和Ga阳离子占位无序,带隙可从有序相的1.64eV调制为完全无序相的0.23 eV,提升可见光和红外区域的光吸收。为了合成光吸收系数理想的结构,研究发现p-型和n-型掺杂可降低有序-无序相变温度。该论文有图20幅,表7个,参考文献154篇。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不同行业生产数据的爆炸式增长已使得数据的处理问题亟待解决,如何从海量数据中有效地进行知识的挖掘是值得研究的问题,而如何有效地刻画和描述具有
近年来,制造业、生物医学、文物保护、虚拟现实等领域快速发展,对三维测量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三维测量方法无法满足高效、无接触、高精度的测量需求。基于结构光的三
随着数据采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数字化三维颅骨为对象进行颅骨性别和种族的自动化鉴定成为法医学、人类学、考古学等领域内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在颅骨性别和种族的
人工智能目前的发展状态是弱人工智能较强而强人工智能较弱,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人类智能的本质、组成和功能认识不清。对此罗钧旻科研团队通过对各种心理学流派的研究,发现唯识心理理学对此揭示得比较透彻,他们依据唯识心理学相关理论,提出了一个智能模型——AORBCO(Agent-Object-Rilaiionship Model Based on Consciousness-Only)。首先,本文
安全问题一直是阻碍无线传感器网络实用化、规模化的瓶颈。保障监测数据的安全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尤其是敏感性监测数据,因此必须对用户的访问行为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由
热力学定律是研究能量性质及其转换规律的基本物理定律。其中,热力学第一定律保证了能量在转移和转换过程中的总量保持不变;热力学第二定律则决定了材料在做功过程中一定有耗
随着无线通信、传感、微机电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具有低功耗、高度自主性等特征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已在环境监测和保护、医疗护理、军事、智能交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些应
人体细胞结构变化(尤其细胞核大小的变化)可为癌症诊断提供重要依据。目前组织学分析和荧光显微镜检查仍然是细胞检测的首选方法。近年来,尽管细胞荧光显微技术取得了进步,但
癌症是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是世界上最致命的疾病。近年来,通过微阵列质谱数据进行癌症预测,实现癌症早期发现,提高癌症病患的生存率,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首
行人重识别算法的任务是在没有公共视域的摄像头中搜索特定的行人目标,这可以被视为一个目标检索过程,结果可表示为一个行人样本相似度的排名列表。在实际的场景中,受光照明暗变化、视角变化、行人姿态、遮挡等因素的影响,同一行人目标在不同摄像头下呈现较大的差异,从而导致同一行人的图像很难排在相似度列表前列。通常来说,难以正确匹配的行人样本被称为难例样本,难例样本也是阻碍算法性能的最大障碍。本文将从行人重识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