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妇女的情感需求及其社会支持研究——以湖南G村为例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在不断加快,由于农村生产力提高而解放出来的以男性居多的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转移,由此造成农村地区大部分地方长期存在妇女留守在家的社会现象。她们在丈夫转移到城市工作期间独自承担诸如照顾老人、抚养子女以及生产劳动等全部家庭事务,这个群体被大家称为“农村留守妇女”。  本文以湖南省G村为研究个案,G村有大量的男性劳动力外出工作,大量的农村妇女留守家中。本研究抽取符合条件的农村留守妇女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从中选取了7位农村留守妇女进行深度访谈,获得了第一手的资料。  通过调查研究分析,目前,农村留守妇女情感需求的社会支持主要来自于非正式支持,而农村留守妇女情感需求的正式社会支持是缺失的。因此,本研究有关农村留守妇女情感需求的社会支持探讨主要偏重于正式的社会支持究。由此可见,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有两条:一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把已经转移到城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重新转移回来;二是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改革户籍制度,进一步减少“二元”结构对社会发展的负面作用,让农村留守妇女顺利的转移城市同自己的丈夫生活在一起。但是要想完成以上工作,必须完善农村留守妇女的情感需求的正式与非正式社会支持网;必须推进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妇女情感需求的社会支持网建设;必须社会各方面做出共同的努力,只有这样农村留守妇女的情感需求才能得到有效的满足。
其他文献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时代的到来,“审丑”这一特有的网络现象受到越来越多社会公众的关注,同时也引起了多个学科领域的重视和研究兴趣。本研究立足于社会学的学科视角,同
随着殡葬改革政策的推行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国的祭祀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网络不再只是人们娱乐、互动、关注新闻走向的平台,更成为了人们情感寄托和怀念亲人的新载体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问题,针对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策略展开讨论,并提出建议。 How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eaching
期刊
目前,对于基督教的“洋教”界定问题依然影响着我们对基督教的判断,而这一问题则可转变为基督徒的社会认同问题。在大学生中,基督教的发展最为迅速,已经超过其他宗教,成为拥有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