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流的资源环境建模框架的设计与实现

来源 :山东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gecs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地球信息科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宽、深度不断增加,这有力地推动了资源环境科学的信息化。然而资源环境模型的复杂化、多元化、大规模化也同样迫切需要丰富的模型计算资源、规范统一的空间数据的存储和通信,数据的整合和表达等技术。论文首先对模型、模型库管理系统、集成建模环境和资源环境模型的相关概念、体系结构及理论做出了介绍和讨论。然后,从模型构建和表达、模型复合和模型计算等角度对建模框架的关键技术和理论进行了分析。论文重点对资源环境模型建模框架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实现了基于工作流的资源环境模型建模框架,最后应用建模框架来构建草地生态系统食物供给模型,该案例验证了建模框架的可行性。主要的工作和论点如下:(1)论文讨论了模型的表达、构建和管理方法。并设计了基于XML的资源环境模型的表达和模型复用方法,并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对模型进行抽象表达,并基于工作流的思想对建模环境进行扩展。(2)论文提出一种基于MathML的模型公式解析和转义方法,通过对数学标记语言的语义解析来动态构建模型实例。相比较传统的方法、即资源环境模型抽象为模型类和模型实例,该方法更具有灵活性、实用性和扩展性,不需要再为扩展各种模型而进行编程和设计。(3)论文提出了一种模型复合模式的形式化描述方法,并应用其进行模型符号序列的简化,为建模环境的优化处理奠定了理论基础。(4)论文设计了建模环境的组件式结构,极大的方便了新功能的扩展。并在系统中以组件的方式集成了较多的数据预处理和数据后处理模块。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分布式计算的发展,海量数据处理的性能有了很大提升。在许多应用领域中,都需要从海量数据中提取出增量数据来满足某种业务需求,尤其是对于不断更新的源数
企业的信息资源具有分布式和异构性等特点,随着通用数据访问提供多源、异构数据源的统一访问方式,用户通过统一访问接口可以访问数据源中的数据,继而通过可视化建模工具对数
鉴于传统语音应用系统获取信息手段单一、信息量少、成本高等缺点,本文在分析SIP协议和VoiceXML技术的基础上,采用软交换技术设计并开发了基于SIP协议的语音浏览器,实现电话
百度指数发布的《中国网民科普需求搜索行为报告》表示人们最关注“健康与医疗”科普主题,但是目前大部分有关医疗的语义搜索、查询理解和自动问答都需要依赖于其背景知识图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基于文本的音频搜索引擎在用户体验上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使用需求。近年来,基于内容的音频检索(Content-Based Audio Retrieval,CBA
随着Internet及其相关技术的飞速发展,WWW已成为最大的信息集散地。无论对企业还是个人,Web逐渐成为最主要的信息来源。然而由于网站数量过多以及由此带来的信息泛滥,使得有
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发展,政务信息资源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政务公文作为政务信息的载体,正在快速地向电子化,无纸化的方向发展。如何更好利用政务公文信息资源成为了一个
随着当今社会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图像多媒体等设备的流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网络上发表、下载和共享图像资源,以图像数据为代表的多媒体视觉信息量日益剧增。因此,如
随着计算机和自动数据收集工具的应用,大量的数据已经被持续地收集和存储在数据库中,由此产生了从大量数据库中挖掘令人关注的信息的巨大需求。关联规则是一种从大量数据仓库
背景建模和文本建模分别是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两个人工智能领域关注的重点基础问题。这两个方向都是现今人工智能发展的前沿。背景建模旨在为视频序列生成一组稳定的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