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生成因子AGGF1通过调控TGF-β通路调节肝纤维化

来源 :南京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40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纤维化是肝损伤后一种常见的病理生理过程,如果任其发展,将会导致不可逆转的终末期肝脏疾病的发生,如肝硬化、肝癌等。肝脏星状细胞激活是肝纤维化的一个主要促进因素。我们主要研究了血管生成因子AGGF1在肝星状细胞活化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在三种不同的小鼠肝损伤后纤维化模型中,AGGF1的表达均是下调的。与静息状态的肝星状细胞相比,活化的肝星状细胞中AGGF1表达也是下降的。在小鼠及肝原代星状细胞中利用腺病毒过表达AGGF1会改善肝纤维化。肝星状细胞中RNA测序分析表明:依赖于AGGF1的转录会调控几个关键的纤维生成相关通路。从机制方面研究,AGGF1调控肝纤维化是通过与抑制型SMAD蛋白(SMAD7)形成一个复合物,从而阻止SMAD3结合到促纤维生成基因的启动子上。相反地,SMAD7敲除会终止AGGF1的作用,从而促进星状细胞的活化。在星状细胞活化及肝纤维化过程中,由于DNA甲基化,AGGF1表达被抑制。使用一种DNA甲基化转移酶的抑制剂(5-氮杂胞苷)处理小鼠或细胞后,AGGF1的表达会恢复从而抑制肝纤维化。综上所述,我们的数据揭示了AGGF1的新作用,可能会对发现新的肝纤维化的治疗方案有所启发。
其他文献
光伏发电是目前太阳能最佳的利用方式之一,但发电成本高。利用聚光结构提高光的转换和收集效率,是提高太阳能电池效率、减少电池用量、降低光伏发电系统成本的重要途径。以Lumo
目的:研究RNA聚合酶相关因子复合物(PAFc)在肝癌细胞中潜在的相互作用蛋白,为进一步理解PAFc在肝癌细胞中调控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利用免疫共沉淀技术纯
原发性肝癌是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尽管其治疗方法有了很大进步,但其复发和转移仍十分常见。因此,探索肝癌侵袭转移机制,寻找新的临床治疗靶点,在肝癌的治疗中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