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学习农业科学、医药科学、环境科学极其他有关科学和技术的基础,并且生物学正在对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注重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是贯穿生物学课程的重要主线之一,也是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达成的重要途径。20世纪以来,生物学科飞速发展,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等领域取得的一些新成果以及面临的一些传染病问题都成了社会大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生物学社会热点问题的教学应用体现了重视渗透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的教育,关注和参加与生物科学技术有关的个人与社会问题的讨论和决策,这是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因此,将生物学社会热点应用于教学活动和试题中实现了活学活用,学生能在现实生活情境中学习生物科学与技术,将课程内容与社会热点相结合。本课题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了解目前社会热点在高中生物教学方面的研究现状,前人对于社会热点问题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践的研究较少,并且没有涉及对生物学试题中社会热点类情境素材的研究。同时,本文对生物学社会热点、生物学社会热点试题和高中生物学社会热点教学等相关概念进行了归纳和总结。通过定量研究法对社会热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必要性分析,总结近五年出现的生物学社会热点试题进行分类,分析生物学社会热点试题的考查趋势。将近五年出现的生物学社会热点试题划分为生态环境类(Ⅰ)、人类健康与疾病类(Ⅱ)、生命科学前沿与诺贝尔奖类(Ⅲ)、生活体育类(Ⅳ)。在考查能力方面,生物学社会热点试题注重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对学科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逐渐重视以人类健康与疾病类(Ⅱ)和生命科学前沿与诺贝尔奖(Ⅲ)类的热点素材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通过收集近年来生态环境类、人类健康与疾病类、生命科学前沿与诺贝尔奖类社会热点类型素材,建立了三个生物学社会热点素材资源库。在高一生物教学实践中结合三个“生命科学前沿”类的热点素材即“体细胞克隆猴”、“科学家颜宁解析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和“袁隆平和海水稻”等进行教学设计,分别在导入、重难点突破和活动探究中侧重训练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或习题反馈情况中表明将社会热点应用于高中生物课堂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物学社会热点问题的能力。本文通过对生物学社会热点试题分析,构建生物学社会热点素材库并制定教学应用策略,为高中生物教学和高考命题试题情境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