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大学教育日益重要的社会环境下,肩负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任的执行者——高校辅导员变得日益重要。近年来,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指出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和知心朋友,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骨干力量,是保证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建立全面、有效的辅导员工作评价体系无论对于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还是大学生培养都至关重要。 本研究将胜任力理论引入到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价中,在衡量辅导员外在表现和工作业绩的前提下更加注重挖掘影响辅导员工作的深层次原因。首先通过扎根理论分析得到高校辅导员胜任力的三层内容结构,从中提取出了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指标。其次结合文献梳理、工作观察、德尔菲法以及行为事件访谈法最终构建了能够全面反映高校辅导员胜任力素质的指标体系。该体系基本由四个大类组成:工作态度、服务学生、工作能力以及个人效能。其中工作态度包括职业忠诚度、责任感、原则性三类共13个指标;服务学生包括个人魅力、理解尊重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三类共12个指标;工作能力包括组织管理能力、执行力、团队合作能力、心理辅导能力四类共15个指标;个人效能包括表达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四类共16个指标。 在以上基础上编制了调查问卷,通过结构方程验证了本研究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具有良好的信度与结构效度。同时对辅导员胜任力素质与实际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索,发现本研究所建立的胜任力模型指标与绩效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反应了辅导员胜任力与绩效之间存在内在联系。在评价方法上,本研究引入了离散Hopfield神经网络,提出了详细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步骤,最终通过Matlab编程语言环境实现仿真结果显示。基于离散Hopfield神经网络的高校辅导员胜任力绩效评价能够很好的实现等级分类,且分类器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鲁棒性。 最后,本研究以天津理工大学为案例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天津理工大学辅导员考核的基本情况,结合绩效考核的原则、准备和具体流程,并运用本研究所建立起来的神经网络分类器对该校辅导员进行胜任力评价,最终提出了考核结果在高校辅导员聘任、培养以及激励等相关人力资源工作中的应用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