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测量颌面颈部正常组织(咀嚼肌、胸锁乳突肌、颈部肌肉、舌、腮腺、颌下腺)时间密度曲线(time-density curve,TDC)最大斜率(slope) tan值,灌注参数,包括血流量(blood flow, BF)、血容量(blood volume, BV)、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 MTT)及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capillary permeability surface area product, PS),为头颈部病变CT灌注的研究提供基础。2.比较健侧与患侧颌下腺、咀嚼肌、胸锁乳突肌、颈部肌肉灌注参数有无差别,评价肿瘤对周围正常组织灌注参数的影响。3.测量头颈部鳞癌(squamous cell cancer,SCCA)CT灌注参数(BF、BV、PS、MTT)、TDC的最大斜率tan值。4.比较头颈部鳞癌与周围正常咀嚼肌、胸锁乳突肌、颈部肌肉的各灌注参数值是否存在差异。5.比较不同分化度头颈部鳞癌各灌注参数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材料与方法1.对81例颌面颈部病变(其中包括30例头颈部鳞癌)的正常组织(舌、腮腺、颌下腺、咀嚼肌、胸锁乳突肌、颈部肌肉)、30例头颈部鳞癌36个病灶进行CT灌注扫描,所得数据传至Advanced Workstation42工作站,应用GE perfusion3软件测量颌面颈部正常组织(舌、腮腺、颌下腺、咀嚼肌、胸锁乳突肌、颈部肌肉、CT灌注参数:BF、BV、PS、MTT及TDC的最大斜率tan值,用t检验比较健侧与患侧颌下腺、咀嚼肌、胸锁乳突肌、颈部肌肉灌注参数之间的差异,用方差检验分析头颈部鳞癌与正常肌肉组织间、以及正常肌肉组织之间各相同灌注参数间是否存在差异。2.比较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头颈部鳞癌各相同灌注参数之间有无差异。结果统计显示患侧颌下腺、咀嚼肌、胸锁乳突肌、颈部肌肉与健侧颌下腺、咀嚼肌、胸锁乳突肌、颈部肌各灌注参数之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颌下腺、腮腺、舌、胸锁乳突肌、咀嚼肌、颈部肌肉tan、BF、BV、PS值依次由高到低,MTT依次出低到高。胸锁乳突肌与颈部肌肉灌注参数之间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颈部鳞癌各灌注参数与胸锁乳突肌、咀嚼肌、颈部肌肉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分化与高分化两组之间比较,tan、BF、BV、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tan、BF、(P<0.01=, BV (P<0.05=, PS、MTT无差别。低分化组与中分化组比较,tan、BF、BV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S、MTT无差别。中分化组与高分化组比较,tan、BF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V、PS、MTT无差别。结论1.颌下腺、腮腺灌注参数值较高,胸锁乳突肌、咀嚼肌、颈部肌肉灌注参数值较低。舌灌注参数值介于二者之间。2.头颈部鳞癌与正常肌肉间的各灌注参数均存在显著性差异,CT灌注成像对于鉴别头颈部鳞癌病变组织与正常肌肉组织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弥补了普通CT的不足。3.低分化SCCA与高分化SCCA两组之间比较,tan、BF、BV、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低分化组与中分化组SCCA匕较,tan、BF、BV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中分化组与高分化组比较,tan、BF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4.各灌注参数值中,BF、BV、PS、MTT个体之间差异较大,可重复性差,tan值相对恒定,可重复性强,tan值可以作为鉴别不同正常组织、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的一个比较稳定的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