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屑岩精细油藏描述技术应用研究——以西部某构造JS油藏为例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zhushuang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孔渗致密碎屑岩油藏具有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储层预测难,油藏成藏机制和油气富集规律复杂,储渗性能差,储量动用程度低,规模开采难度大的特点。论文以J<,2>S<1>低渗难采油藏为研究对象,以石油地质学、现代沉积学、储层地质学、开发地质学和油藏工程等学科理论为指导,运用“点线面”的裂缝识别和预测技术、储层测井参数评价技术、油藏三维建模和数值模拟一体化描述技术、储量综合评价技术、静态地质模型和动态预测模型相结合等现代油藏描述技术和方法,以计算机技术为手段,针对该油藏的地质特点和开发现状,系统开展精细描述方法和技术研究。 研究中充分利用前人研究成果和认识,通过分析裂缝的测井响应特征,结合应力场有限元法反演,计算岩石破裂程度和裂缝孔隙度,对油藏J<,2>S<1>-Ia砂组裂缝发育特征和分布规律进行分区评价和预测,形成了系统的“点线面”裂缝研究技术思路。通过地震、测井、钻井结合,在精细小层划分对比基础上,建立油藏微构造、小断层模型,反映油藏精细构造特征。通过对储层的精细评价,采用确定性和随机建模技术相结合技术手段,建立地层格架模型、层面模型、储层相模型,属性参数模型和流体分布模型,综合分析模型的可靠性和不确定性,力争在三维空间上精、细、准的评价和预测油藏各种属性及特征。通过分析J<,2>S<1>油藏渗流特征、动态生产特征、油气富集及高产井控制因素,运用数值模拟技术,建立油藏预测地质模型。通过储量计算和评价,全方位认识J<,2>S<1>油藏储量动用程度和剩余储量分布。最终,在精细油藏描述成果基础上,综合储层、裂缝发育程度、油气富集规律和剩余储量分布特征等因素,提出了针对J<,2>S<1>油藏的开采对策和挖潜增效措施。 论文在整个精细油臧描述研究过程中,强调以地质为主体,贯穿“从地层构造到储层和油藏”的系统技术思路,从宏观和微观出发,动静结合,由定性到定量,相互验证,互为推动,形成了一套低孔渗致密碎屑岩油藏精细描述、剩余油分布及挖潜的研究思路和技术方法,为同类油藏的勘探开发提供了探索性研究。
其他文献
目前,新疆水资源用水总量远远大于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严重制约新疆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农业用水严重超支,新疆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是当前急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厅“十三五”规划的要求,以节水农业为目标,大力发展农田水利基础建设,着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方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降低农业用水比重,使新疆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本论文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新疆奇台县中葛根流域主要种植
学位
生物质来源广、无污染、可再生,是优质液体碳氢化合物资源。以生物质热解油(生物油)为原料,利用其富含有潜在利用价值的含氧化合物如醛、酸、酮等物质的特性,制备出不同功能性吸附材料,提高了生物油的利用价值和附加值。利用红外光谱、热重、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衍射分析(XPS)等分析方法对吸附材料的结构与形态进行表征;探究了吸附剂对典型的重金属代表Cu2+与有机染料(孔雀石绿)废液的吸附特性,并对其吸附过
学位
纳米膜具有奇特的性质和优异的性能,在许多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而纳米膜的性质和性能均与其厚度有关。目前关于纳米膜相变热力学、电化学热力学以及吸附热力学理论的研究尚未完善,厚度分别对相变热力学、电化学热力学和吸附热力学的影响规律还不清楚。本文从理论上推导了纳米膜的相变、电化学以及吸附热力学方程,实验上以几种典型的薄膜为研究体系,进行相应的实验研究,然后将理论和实验相结合阐明厚度对相变、电化学和吸附
学位
电芬顿是一种新型的电化学高级氧化技术,它能够在溶液中产生强氧化剂羟基自由基(·OH),无选择性地氧化降解水体中的绝大部分有机污染物,被认为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工艺。从电芬顿技术的研究进展可以看出,其技术在污水处理方面的进一步发展面临两个挑战:氧气在阴极还原过程中易发生四电子反应,过氧化氢的生成效率不高;溶液中的Fe2+在参与芬顿反应过程中会生成Fe3+,当溶液pH高时,生成Fe(OH)3沉淀,产
学位
煤直接液化(DCL)技术是将煤直接转化为液体燃料的洁净煤技术。为提高液化过程高附加值产物含量,需解决液化过程中裂解、加氢速率不匹配问题,因此对裂解速率、加氢速率的准确、定量描述十分重要。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首先对已有Fe_7S_8催化剂进行了优化,分别采用焙烧法和溶剂热法制备了单斜和六方两种晶系Fe_7S_8,并比较了二者催化活性与结构的关系,优化了催化剂制备工艺;然后根据煤中共价键类型及键能选择了
天然气作为三大化石能源之一,其储量丰富,燃烧后能产生高热值而且污染物少。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是引发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因此需要寻找二氧化碳减排的有效方法。将甲烷和二氧化碳共活化转化合成乙酸是环境友好、100%原子经济的反应,对于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课题组在前期的工作中发现金属Pd、Cu和Co为催化CH_4-CO_2合成乙酸的活性组分,并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P
学位
我国现在和未来需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并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基于中国富煤的资源禀赋特点和其作为我国主体能源与重要工业原料的事实可知,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对中国构建未来能源体系至关重要。煤气化是煤炭利用的一种重要方式,而煤中硫在气化过程中会产生以硫化氢为主的气态硫化物,硫化氢可腐蚀设备和管道、毒化催化剂、其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还会污染环境并危害人体健康,为此粗煤气利用前需将硫化氢脱除
学位
油气集输过程中广泛存在CO2腐蚀现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模拟了CO2腐蚀环境,具体研究油气田生产系统中地面管线钢的CO2腐蚀机理、影响因素和CO2腐蚀行为,以期为油气田CO2腐蚀与防护工作提供理论及实验依据。本文首先采用室内挂片失重法,并辅以宏观和微观照片对影响管线钢的各种腐蚀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得出了温度、Cl-离子、CO2分压等对管线钢的腐蚀速率影响规律。其次应用动电位扫描极化曲线和电化
随着天然气生产规模的扩大,产水气井逐年增多,有水气藏的开发对策研究日益受到重视。靖边气田下古气藏具有低压、低渗、低丰度、非均质性强等特点,本文围绕南二区马五l+2气藏开发上存在的实际问题,利用地质、测井、测试及生产动态资料,开展了相对富水区分布规律和气藏工程研究。通过本次研究,取得了以下进展:(1)对南二区内生产井进行生产动态资料和地质分析认识,结合气藏工程研究,提出地层水的判别方法,在此基础上对
学位
马井气田蓬二气藏属于背斜构造背景下的构造一岩性复合圈闭气藏类型,由5套含气砂体、3个工业性气层组成,主要产出优质天然气,极低含量的凝析油和少量残余地层水,属封闭性良好的弹性气驱气藏类型。蓬二气藏的储集层属于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模式,有利的沉积微相为分流河道和河口坝,其储集性优劣与沉积微相类型密切相关;储层岩石的孔隙类型主要有粒间孔、粒间(内)溶孔及少量晶间微孔;影响蓬莱镇组气藏储层孔隙结构及储集性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