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家长委员会为途径的家校合作,能够使教师与家长在相互沟通、交流中实现教育经验的分享,激发教师和家长的创造性和对能力的自信,使教育活动充满丰富性,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幸福的生活体验。家长委员会的诞生,为家校合作在教育内容上相互延续、补充、扩展,在教育方法上相互借鉴、学习、提升,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教育,营造出相互理解、相互配合、相互信任的育人氛围,形成整合教育、整体育人的新格局提供了平台。基于对以往研究不足的反思和对已有研究的分析,研究以“家长委员会”为切入点,对X小学家长委员会的实际运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采用了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相结合的实地调查研究方法,透过对X小学家长委员会职能的发挥,其在学校日常教育活动中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的观察,以期将该校家长委员会及家校合作的情形呈现在读者面前。 研究发现,在X小学家长委员会实际运作中,教育主体学校、家长和学生拥有的“资本”不同,这些“资本”作为一种话语权和力量的象征,彼此间不断的进行博弈。代表校方的教师,为了使家长和学生适应并融入学校这个场域中,发挥学校教育认识中固有的一些“意见”或“规范”,使教育活动得以在一定框架内有序地进行,以家长委员会为媒介将学校的意志有形或无形地灌输给家长,家长又对学生产生影响,实现了学校对家长和学生的控制与规训。作为家长,随着参与教育意识的提升,他们希望能通过家长委员会主动地参与到学校教育活动当中去,将他们的育人观念传达给校方并影响其学生,而不仅仅是作为学校的附庸品和“代言人”。作为学生,希望凭借家长委员会使学校和家长摒弃以往“以升学为本”、“以成绩为第一要务”的思想,颠覆学校和家长把他们当作合作中锻造对象的思想,转而能够关心他们的内心世界。 因此,应该优化现有的家校合作模式,构建一种以民主、合作为导向的家长委员会。改变各教育主体固有观念和意识,以“一切为了孩子”为出发点,在纷繁复杂的教育实践活动中,通过家长委员会为其交往主体提供各种条件,在平等交往中获得人的生命感,使参与教育活动的每一个主体都体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并且感觉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