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图书馆弱势群体服务即公共图书馆为弱势群体提供的适宜弱势群体生理、心理特征的文化服务和知识支持,包括公共图书馆基本阅读服务、专项服务和延伸服务。这是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公益性文化单位的本职工作,更是当今贫富分化加剧、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的社会发展形势下公共图书馆应当拓展并重视的工作。 本文将感知服务质量理论与公共图书馆弱势群体服务相结合,构建基于感知服务质量理论的公共图书馆弱势群体服务提升指标体系及其量表,在体系量表基础上设计针对郑州市公共图书馆弱势群体服务现状的调查问卷,最后基于对调查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郑州市公共图书馆弱势群体服务提升的对策。 论文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阐述了公共图书馆弱势群体服务的研究背景及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创新。第二部分为公共图书馆弱势群体服务提升理论分析,主要论述了弱势群体概念、感知服务质量理论的起源发展及功能,并构建基于感知服务质量理论的公共图书馆弱势群体服务提升指标体系及其量表。第三部分为郑州市公共图书馆弱势群体服务现状调查,即郑州市公共图书馆弱势群体服务调查问卷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公共图书馆弱势群体对服务的评价。第四部分为郑州市公共图书馆弱势群体服务提升对策,根据第三部分研究结果提出针对性改善建议。第五部分为结语,主要为本论文的研究局限、不足之处及对未来公共图书馆弱势群体服务展望。 研究发现郑州市公共图书馆老年人、少年儿童群体服务整体较好,但残疾人、农民工服务脱离图书馆,图书馆无障碍阅览室利用率不高,尤其盲人群体设备、资源整体利用率极低。针对研究结果,本文根据指标体系逐条阐述相应的提升对策并结合案例进行介绍,提出建立以公共图书馆为主导,各级公益性组织协调互助的区域集群式(或联合式、立体网状)弱势群体服务体系,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更好地实现图书馆弱势群体服务的建设、维护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