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对国际性非政府组织运行机理的影响研究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uns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传统发展模式下,国际性非政府组织囿于客观环境及组织自身发展条件的限制,组织的内部和外部运行模式发展滞后,加之国际性非政府组织本身在国际竞争中既没有主权国家所拥有的特权优势,也没有跨国公司的资本优势,这所有的因素综合在一起给国际性非政府组织未来的发展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倾向。例如:传统意义上的国际性非政府组织行动方式和组织手段的单一性,将不利于组织活动范围的扩大以及提升自己在国际中的政治地位。互联网这一信息技术革命的产物,对国际性非政府组织的信息化改革起到了关键性的技术支撑作用。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媒体,拥有及时性、便捷性、广覆盖性、低成本等特征,这些新的特征使得互联网成为国际非政府组织改革内部及外部运行机制的必要补充。在互联网的作用下,国际性非政府组织对内改革了组织管理模式、创新宣传动员方式等,对外获得了新的国际资源及政治活动空间,提升了自身对全球治理的参与度等。然而,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自身也存在着局限性,给国际性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倾向。例如,带来了非政府组织网络危机公关、扭曲了国际性非政府组织的政治作用、加剧了国际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紧张关系、异化了国际非政府组织作为公共交流平台的社会功能等。面对互联网给国际性非政府组织信息化改革带来机遇和挑战,我们需要综合考虑,扬长避短,继续运用互联网的优势,革新组织内部的运行机制、创新社会动员方式,同时也要不断开发网络新功能。对于挑战,我们更需要研究出各国联动治理机制,加强对非政府组织网络化的监管,统筹运用立法、技术、行政、行业自律等多种手段进行管理,从而形成一套完善的非政府组织网络化的监管体系。
其他文献
我国目前面临的社会不公平问题十分突出,促进社会公平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各级政府工作的重点之一。实现社会公平必须以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为突破口,力求公民能够相对均衡地
篡夺公司机会是指公司董事或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属于公司所有的未来交易机会,此交易机会包含公司的既得利益与期待利益。公司机会作为无形财产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执政地位的确立。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中国共产党执政地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率领中国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依据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和人类社会日益成为一个有机的世界整体的事实,从宏观
补贴是一国政府对国内出口企业给予财政上的支持,使出口商品在外国市场上具有价格优势,从而支持本国产业的发展。但是,补贴行为会损害进口国相关产业的发展,并且对国际贸易环境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