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对跨国广告传播的影响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ugru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各国间的商务往来和商物流通也随之日益频繁起来.广告,作为产品宣传的重要媒介,在各国抢占、拓展海外目标市场、推广自身产品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进入目标市场之前,国际商家都会不惜巨资打造自身的品牌形象、开发研制其产品的宣传广告.在对目标国广告进行策划和设计时,广告商一般都会考虑目标国的政治、经济、地理等环境因素,但同时却会忽视另一个重要因素——文化.文化环境虽然只是整套营销大环境中诸多因素中的一个层面,却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跨国广告传播的顺利进行.跨国广告传播中由于忽视文化因素而造成传播失败的例子也是不胜枚举.论文收集了跨国广告传播失败的一些经典案例,从文化的几个不同层面:言语、非言语、宗教信仰、伦理道德、价值取向,较为全面和详细地分析了这些跨国广告传播失败的原因.通过分析讨论得出:如果忽视或无视目标国的文化环境或文化差异,耗费再大的广告也会丧失其原有的说服力和广告效应,结果造成产品没有市场和巨大的经济损失.更为严重的是,忽视文化因素还很有可能引起广告图文和广告信息与目标国的价值取向相违背或是直接触犯目标国的某些宗教信仰,从而导致政治和外交关系的破裂.论文还讨论了认知语境和广告翻译的关系.在使用广告译文作为产品在目标市场的宣传时,由于目标受众的文化背景发生了变化,其认知语境也随之发生变化.由于认知语境在广告交际意图的推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而即使译文广告与原文广告在内容、语言风格上实现了趋同或对等,译文广告也很难像原文广告一样引起受众的购买欲望.最后,论文强调:要使耗费巨资的广告在目标国市场发挥效用,广告商需特别重视目标国的文化环境,充分了解本国与目标国之间的文化差异,使广告图文、广告所传达的信息和诉求点与目标国的文化保持一致,即根据目标国文化或是启用目标国广告公司对其产品广告进行定位和设计,以避免文化冲突.
其他文献
这篇论文是关于文化传递。现代的翻译理论家大多认为翻译不仅是语言的传递,也是文化的传递。而且文化的传递也已经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翻译也被界定为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乔治·艾略特在英国文学史上有着不同凡响的地位。她公然蔑视正统的叛逆行为使得她长期为英国上流社会和体面家庭所放逐。但是在文学创作上,她却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为英国文学
西方法学界之主流思想,因受逻辑实证主义影响,向来认为法之语言必为平实,客观之语言,杜绝摸棱两可,以利阐明事实及观点。然而,随现代科学,哲学渐渐推崇相对论,法学界之上述思
本文试图从翻译的角度来研究文化构建的问题。具体地说是研究翻译活动与晚清文学观念重构的关系。虽然文学观念的重构离不开晚清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革的背景,本文作者认为
该文在借鉴国外研究方法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汉语邀请言语行为在中国大学生中的实施情况从语用学的角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次用统计数据说明了汉语中邀请言语行为的实施情
《宠儿》、《爵士乐》、《天堂》被称为托尼·莫里森的历史三部曲,它反映了百年以来美国黑人艰难的生存状况。而且,这三部作品着重突出了莫里森一贯的主题:对黑人家庭、社区的
前景化概念源于绘画艺术,前景化是为了吸引观者的注意,从而达到期望的某种艺术效果,其他的人或物则构成背景。本文综合论述了语言前景化理论的发展以及国内外学者对于该理论
詹姆斯·乔伊斯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举世公认的文学巨匠,意识流文学大师。他的作品对现代主义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对二十世纪整个西方文学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
田纳西·威廉斯(1911-1983),被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最杰出的剧作家之一,为美国戏剧界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威廉斯作品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社会对那些敏感的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