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比分析胫骨高位截骨术(High Tibial Osteotomy,HTO)和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在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上早期疗效对比,为临床医生及患者选择恰当治疗方法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08月至2019年08月间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61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根据手术术式不同分为两组,HTO组30例,UKA组31例,记录并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长、止血带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前及术后早期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术前和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美国特种外科医院(The Hospital Special Surgery,HSS)评分以及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的骨关节炎指数评分(The 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完整随访,HTO组平均随访约13.5个月,UKA平均随访14.3个月。HTO组与UKA组组间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患肢侧别、手术年龄及BMI指数等指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组内对比共计61例病人,HTO组和UKA组最后一次随访时的VAS评分、膝关节HSS评分以及WOMAC评分分别是(1.70±1.01)、(87.50±4.13)及(21.24±2.71)分,及(1.87±0.84)、(88.50±2.23)及(19.39±5.87)分,和手术之前相比较,各评分均显著改善。术后各项指标较术前均明显好转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HTO组病例中,通过测量比较所以患者术前术后胫骨近端内侧角MPTA,发现经过手术治疗后,所以患者胫骨干骺端内翻畸形得到了很好的矫正,下肢力线也获得了很好的重塑,存在显著差异(P<0.05);通过组间对比发现,在手术时长、止血带使用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切口长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平均住院时间上,HTO组住院时长为(10.71±3.86)天,而UKA组住院时间为(6.13±0.86)天,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TO组及UKA组患者术前膝关节HSS评分(t=0.842,P=0.403)以及WOMAC评分(t=-0.475,P=0.63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样,术后膝关节 HSS 评分(t=-0.418,P=0.678),WOMAC 评分(t=-0.187,P=0.852),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严格按照手术适应症前提下选择患者后,HTO及UKA对于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均有明显治疗效果,术后均可显著提高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但HTO因其本身技术因素,更适用于较年轻、日常活动需求较大、骨密度及骨质量较好的患者。而UKA不仅是膝关节炎阶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作为膝关节OA的终末治疗手段之一。因此,两种术式的选择需综合考虑临床及患者等方面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