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与资产定价:基于上海A股市场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nieli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动性(Liquidity)是证券市场的两大基本功能之一,也是衡量一个市场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作为流动性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流动性与资产定价的关系已成为金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自1986年Amihud和Mendelson首次提出了流动性溢价(liquiditypremium)理论以来,很多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研究流动性与资产定价之间的关系。然而,流动性的衡量指标的不同导致了研究结果的差异较大,国内将流动性与资产定价相结合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国外最新理论研究成果的实证检验上,缺少理论方面的创新。 本文在总结流动性衡量指标已有的研究基础上,结合流动性衡量的四维性要求和我国证券市场的实际提出了新的流动性衡量指标LIQ,并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方法与思想,构造了一个基于股票预期收益和市场风险、流动性、规模和账面市值比等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160家上海A股市场上市公司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的月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和FM截面回归法实证检验了上海A股市场在新流动性指标LIQ衡量下的流动性溢价显著性问题。实证结果表明,无论是否加入市场风险、公司规模、账面市值比等控制变量,流动性LIQ与股票的横截面预期收益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且在整个样本期都是比较稳定的,表明上海A股市场存在显著的流动性溢价。文章进一步在流动性新衡量指标LIQ构造和流动性溢价证明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在Fama-French三因素模型的基础上增加流动性因子WMG后的四因素模型,实证分析比较了加入流动性因素后的四因素模型和CAPM、Fama-French三因素模型的解释能力,实证结果表明,基于市场组合、公司规模、账面市值比和流动性的四因素模型表现整体上要优于CAPM模型和三因素模型,较好地解释了股票收益的差异。
其他文献
汇率波动对进出口价格具有传递效应。本文首先根据理论模型对汇率的价格传递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汽车市场的现实情况,提出本文的三个研究假说。本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