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入选患者行延迟增强心脏核磁共振(DE-CMR)检查,结合冠脉造影(CAG)、超声心动图(UCG)、心电图(ECG)及心肌损伤标记物等检查,初步了解DE-CMR对心肌梗死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及对梗死范围评估的价值,为临床诊疗提供帮助。[方法]2010年1月至2014年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中,筛选符合条件的患者32例,全部入选对象按要求行心肌损伤标记物、ECG、UCG、CAG及心脏核磁共振(CMR)平扫、延迟增强检查,评估各指标与DE-CMR结果的相关情况,根据结果初步探讨DE-CMR对心肌梗死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及对梗死范围评估的价值。[结果]1、所有入选32例患者中,急性心肌梗死(AMI)20例,20例AMI患者中DE-CMR有17例显示梗死心肌(85%),UCG提示心肌梗死15例(75%)。2、DE-CMR心肌梗死程度积分与心肌损伤标记物的Spearman分析结果显示DE-CMR与肌钙蛋白I(cTnI)的Spearman系数最大,为0.878,其次是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为0.857,P均<0.01。3、冠脉Gensini积分与DE-CMR心肌梗死程度积分的Spearman相关分析示r=0.509,p<0.05。4、心脏核磁共振(CMR)测得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普遍较UCG低,且P<0.01,但两者相关性较好,r=0.772。5、在8例心电图出现异常Q波或ST-T改变,但既往无心肌梗死病史的患者中,6例DE-CMR可见梗死心肌,即未被认知的心肌梗死(UMI)6例,在所有可疑心肌梗死而冠脉造影正常患者8例中,DE-CMR出现心肌炎改变者4例。[结论]提示延迟增强心脏核磁共振能够准确的诊断心肌梗死并详细地了解梗死范围及LVEF,能有效的帮助识别UMI,并可根据钆延迟增强显像(LGE)分布区域的情况鉴别急性心肌炎与A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