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作为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镁及其合金被广泛运用于交通、航天、电子以及生物等多个领域。但是镁合金强度低、塑性及成形性能差,使其应用受到局限。因此,研究镁合金强韧化机理并制备强塑性匹配优异的镁合金,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课题选用Mg-3Gd(wt.%)合金为研究对象,通过大应变热轧及后续退火工艺,分别制备得到形变、非均匀异构、细晶和粗晶结构试样。综合采用拉伸、应变速率敏感性、塑性应变比以及杯突实验,全面衡量Mg-3Gd合金力学性能指标;利用电子通道衬度、电子背散射衍射、X射线衍射以及透射电子显微分析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镁及其合金被广泛运用于交通、航天、电子以及生物等多个领域。但是镁合金强度低、塑性及成形性能差,使其应用受到局限。因此,研究镁合金强韧化机理并制备强塑性匹配优异的镁合金,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课题选用Mg-3Gd(wt.%)合金为研究对象,通过大应变热轧及后续退火工艺,分别制备得到形变、非均匀异构、细晶和粗晶结构试样。综合采用拉伸、应变速率敏感性、塑性应变比以及杯突实验,全面衡量Mg-3Gd合金力学性能指标;利用电子通道衬度、电子背散射衍射、X射线衍射以及透射电子显微分析技术进行拉伸前后Mg-3Gd合金试样的表征分析,系统研究了Mg-3Gd合金拉伸前后的组织结构和织构演变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对Mg-3Gd合金强韧化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分析:包括对强化方式贡献的定量计算和对塑性和成形性能的讨论。主要结论如下:
①采用大应变热轧工艺制备得到五种具有不同微观结构的Mg-3Gd合金试样:变形,两种不同体积分数非均匀组织,细晶和粗晶组织。其中,两种非均匀组织和细晶结构试样具有较好的强塑性匹配,其屈服强度分别为224、189和163MPa,均匀延伸率分别为4.0%、10.8%和16.7%。并对其进行了更为系统的力学性能测试,包括应变速率敏感性、塑性应变比以及杯突实验,全面衡量Mg-3Gd试样力学性能指标,发现非均匀异构试样塑韧性匹配较好,但是其成形性能弱于再结晶试样。
②经短时高温退火后,拉伸前后试样结构参数变化不大,织构发生明显改变:1)经大应变热轧后呈现强基面织构;2)非均匀和细晶结构试样拉伸前后织构演变趋势类似,其{0002}极图的峰形从沿RD分裂转变为沿TD方向分裂;3)细晶和粗晶试样经拉伸变形后织构分别变为{0002}<10(1)0>和{0002}织构。
③非基面位错的大量激活是提高非均匀Mg-3Gd试样塑性变形能力的关键因素,而织构的弱化和分散一定程度上提升塑性和成形性能。强化贡献的定量计算结果表明,界面强化是Mg-3Gd合金强化的主要方式,固溶强化次之,第二相强化效果最差。非均匀组织结构试样存在~10%的额外限制强化。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因此,在教学中笔者始终能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音像、图画、故事、游戏、操作、问题等形式,创设好恰当的、有趣的数学情境。下面就结合教学实践中的做法,谈几点创设情境的方法,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关键词】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149-02 很荣幸能有机会参加了“国培计划(2012年)”小学数学骨干教师远程培训活动,这次学习机会,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在福建师范大学这个网络给予的学习平台上,我如饥似渴的吸收着知识的营养。专家精彩的理论解读让我受益匪浅,优秀的教学课例和点评让我耳目一新,在学习中不段的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我
【摘要】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和技能的主阵地,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途径。打造高效初中数学课堂、提高教学质量是新课改对初中数学教师的要求。为此,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改变教学理念,精心设计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打造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 【关键词】初中数学 高效课堂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168-01 【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地理上册《水资源》 【设计思想】突出人水关系,依据新课标,引导学生了解我国人均水资源少、时空分布不均的基本国情,从而进行保护和节约水资源的教育。 【教材分析】 地位作用:自然资源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中水资源又是最重要的,因为水孕育和维持着地
【摘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活跃学生的学习生活非常重要,将数学活动渗透到数学课堂中,以“小形式”在数学课堂中展示,使数学中许多抽象的定义、定理、公式等变得具体、易懂、有趣,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由此引发的学习数学的能力是巨大的。 【关键词】课堂 数学活动 数学教学 精彩 【中图分类号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138-02 教师能否对教材既做到准确理解,又能够灵活驾驭,这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关键之一。在长期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对比新旧教材,重组不同版本的教材,有助于教师深刻理解教材,深入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用活用好教材,让学生真正理解教材从中传递的知识结构与思想方法。 策略一:对比研读,用活教材。 新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165-02 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安排了“果酒、果醋的制作”,为了便于其实验材料葡萄的获取,教师用书将实验安排在9-10月,而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是在春季学期教学,这与实验安排相关矛盾且葡萄价格很高。我们用“红茶菌饮料的制作”来替代“果酒、果醋的制作”其效果非
【摘要】心理健康是当代中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健康的心理素质对中学生的现在、未来,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同时又是在校外和学生接触时间最长的人,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起到很大的影响。身为家长,如何跟孩子进行科学合理的交流与沟通,让孩子健康茁壮的成长,是摆在每一个家长面前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家庭教育 心理沟通 现状调查 心理沟通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161-02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在生物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高中生物新课标中更是强调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考试大纲也强调生物实验能力的考查。实验题占分比例大,是一个难点,学生得分低。其原因在于高考是能力的考查,实验题不会直接考教材实验,正所谓“题在书外、理在书内
现代光学中,如何实现在纳米尺度上对光的调控是人们长期研究的问题,这对于能源和信息等领域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微纳加工技术的发展,亚波长的超材料能够实现对入射光相位、偏振、振幅的有效调控。尽管能够借助于先进的纳米加工工艺(如电子束刻蚀,聚焦离子束刻蚀等)实现器件制备,但是对于结构复杂的器件而言,上述制备手段存在时耗较长、费用昂贵等不足,因此很难实现大面积,高通量的生产。
胶体刻蚀不同于电子束刻蚀或者聚焦离子束刻蚀等传统的光刻技术,它具有成本低,制备快,产量高的特点。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