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V和ZIKV超感染排除机制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394715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和寨卡病毒(Zika virus,ZIKV)均为蚊媒性黄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引发一系列相关的临床症状。目前,针对JEV已开发出四种疫苗,包括两种灭活苗和两种减毒活疫苗。然而,ZIKV于2013年才开始逐渐扩散至全球各地,目前尚未开发出已批准的疫苗用于人体临床,且没有特异性的抗病毒药物用于治疗ZIKV。超感染排除(Superinfection exclusion,SIE)是指预先感染的病毒(初级病毒)在细胞和/或机体水平上排除相同或密切相关病毒(次级病毒)引起二次感染的现象,通常发生在同源性较近的病毒之间。本研究首次证实了JEV和ZIKV之间存在超感染排除现象,细胞内高水平的JEV对ZIKV存在抑制作用,且鉴定出JEV对ZIKV的抑制发生在病毒复制和翻译阶段,并对超感染排除的分子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JEV和ZIKV超感染排除现象的确立本研究在对JEV和ZIKV的感染条件进行摸索之后,通过荧光定量PCR和间接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在同时感染了JEV和ZIKV的细胞中两种病毒的复制水平和感染情况,最终发现JEV和ZIKV之间存在超感染排除现象,高复制水平的JEV对ZIKV的抑制尤为明显。2.JEV对ZIKV的抑制无法恢复且是特异性的将ZIKV提前感染细胞,使其优先利用宿主资源并进行复制。对细胞内ZIKV的复制情况进行检测,结果发现ZIKV的复制依然无法恢复到单感染的水平。进一步检测发现JEV和非同源的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之间并无超感染排除现象,表明JEV对同源性较近的ZIKV的抑制是特异性的。3.JEV抑制ZIKV的复制和翻译阶段本研究对ZIKV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变化分别进行了检测,吸附和侵入试验发现,在感染了JEV的细胞中,ZIKV能够正常侵入细胞,并不受JEV的影响;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发现JEV对ZIKV的RNA复制和蛋白质翻译阶段存在显著性抑制;空斑试验发现JEV对ZIKV的释放阶段无抑制作用。这些结果证实了JEV和ZIKV之间的超感染排除发生在ZIKV复制和翻译阶段。4.JEV NS2B蛋白介导超感染排除的分子机制将编码JEV单个蛋白的真核质粒分别转染HEK293T细胞,检测细胞内ZIKV RNA水平的变化,结果发现JEV NS2B蛋白剂量依赖性抑制ZIKV的RNA复制。对JEV NS2B蛋白进行分段表达后,发现JEV NS2B蛋白第46~103位氨基酸残基是介导超感染的关键区域,并进一步鉴定发现其第46~60位氨基酸残基对超感染排除是必需的,且与其蛋白酶活性有关,同时发现第56位精氨酸的突变使其丧失了抑制ZIKV的能力。
其他文献
大豆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也是人类重要的植物蛋白来源,但我国大豆单产不到美国的60%,是世界上主要的大豆进口国。振兴我国大豆产业的关键是提高其单产,每荚粒数是大豆产量的重要构成因素之一,但在传统育种过程中大豆的每荚粒数并没有显著提升,仅为1~4粒,远低于豇豆。从生物信息学角度剖析大豆与豇豆每荚粒数差异的原因对于提高大豆产量具有重要意义。种子由胚珠受精产生,业已表明,拟南芥胚珠形成受到生长素和细胞分
猪流感病毒(Swine influenza virus,SIV)引发的猪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猪感染该病后通常继发其他细菌及病毒性疾病,严重危害养猪业发展,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此外,由于猪在流感病毒传播过程中充当“混合器”的角色,同时给公共卫生造成巨大的挑战,严重威胁了人类生命健康安全。本研究是基于实验室前期利用CRISPR/Cas9技术进行全基因组敲除文库筛选猪流感病毒复制相关宿主基因的实
针对我国三峡库区生态脆弱,以及伦晚脐橙快速发展中出现的化肥过量施用、施肥模式单一导致树体养分失调、果实产量品质不稳、水土保持能力不强等问题,本研究在两年减量施用柑橘专用肥基础上,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9年生枳壳砧木伦晚脐橙为试验材料,以习惯施肥为对照,研究连续减量施用柑橘专用肥配合有机肥、绿肥单、混播对土壤养分供应、树体养分含量、果实产量品质及施肥效应的影响,筛选并提出三峡库区柑橘提质增效、生态安全
香菇(Lentinula edodes)是一种重要的人工栽培食用菌,具有较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近年来,我国香菇主产区多次爆发因高温胁迫和后续木霉(Trichoderma spp.)感染引起的菌棒腐烂病,香菇热胁迫应激响应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解析。为解析香菇热胁迫应激响应机制,从正向遗传学和反向遗传学两个角度同时出发,可以快速准确地筛选到与热胁迫应激响应相关的目标基因,进而开展基因功能研究。构建香菇T
第一部分 慢性髓性白血病细胞来源微泡的生物学特点目的:分析慢性髓性白血病(CML)细胞系K562分泌的微泡(K562-MVs)的生物学特点。方法:采用差异离心法获取K562-MVs。通过蛋白浓度测定法(BCA)评估不同浓度胎牛血清(FBS)的细胞培养条件下,K562-MVs分泌水平的差异;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流式细胞术(FCM)观察K562-MVs形态、大小及尺
第一部分正弦电磁场对骨关节软骨细胞的软骨特征和形态学的影响及电磁场参数的确定目的:探讨正弦电磁场对大鼠骨关节软骨细胞的软骨特征和形态学的影响,并确定正弦电磁场作用的最佳参数。方法:1.大鼠骨关节软骨细胞的分离及培养:大鼠骨关节软骨细胞来源于SD大鼠关节软骨(Sprague Dawley,雄性,4-5周龄)。SD大鼠购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2.SEMF的构建及对细胞的刺激:SEMF由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引起的慢性传染病,该病原可引起各种疾病,以肺结核最为常见。结核病主要经呼吸道传播,能在群体中引起暴发流行。迄今为止,结核病在众多传染病中依旧是危害较严重的疾病。为了更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结核病,对于结核分枝杆菌的致病性研究十分重要。结核菌的免疫逃逸机制一直都是结核病研究中急需解决但难以攻克的问题,该逃逸机制帮助结
油菜、芝麻等小粒径种子作物种植面积和需求量大,但种植农艺要求不一,物理机械特性差异大,增大了机械化精量播种难度。为提高机具利用率,本文基于正负气压组合式精量排种器,更换排种盘实现油菜和芝麻兼用,并开展试验探究排种器对于2种典型小粒径种子的适应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系统测量4种典型小粒径种子油菜、小白菜、谷子和芝麻种子的机械物理特性参数,对比分析发现:同类种子不同品种之间物理机械特性参数差异不
刚地弓形虫作为一种严格的专性细胞内寄生原虫,可以感染包括人在内的几乎所有温血动物的有核细胞。弓形虫入侵宿主细胞会诱导I型干扰素产生,同时也会存在相关机制抑制I型干扰素的产生。现已有的研究表明I型干扰素在控制弓形虫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目前对于抑制I型干扰素产生的相关机制研究却相对较少。在感染宿主的过程中,弓形虫会分泌效应蛋白参与免疫逃避以利于虫体在宿主细胞内生长。弓形虫入侵宿主细胞时其棒状体会分泌
TRIM35(Tripartite motif protein 35,TRIM35)是E3泛素连接酶三方基序家族蛋白的成员,也称为HLS5或MAIR,具有E3泛素连接酶的功能,在调控RIG-I信号通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TRIM家族蛋白中的许多成员已被报道是天然免疫和抗病毒反应中的重要调节因子,在诱导干扰素和促炎细胞因子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哺乳动物的TRIM35已被证明在癌症、细胞死亡和先天性抗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