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体外循环(CPB)模型,并在CPB中使用不同剂量的盐酸戊乙奎醚,探讨盐酸戊乙奎醚对CPB大鼠的脑保护作用及其机理。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体外循环组(C组)、盐酸戊乙奎醚低剂量组(PL组)、中剂量组(PM组)和高剂量组(PH组),每组8只。S组进行所有的麻醉和手术操作,但不连接转流管道进行CPB,其余4组进行CPB60min,并继续观察2h。PL、PM、PH组分别在预冲液中加入盐酸戊乙奎醚0.2 mg·kg-1、0.6 mg·kg-1、2.0 mg·kg-1,C组给予相同容积的生理盐水。于CPB结束即刻(T1)、结束后2h(T2)采集血标本,用放免法检测大鼠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白介素-6(IL-6)水平,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大鼠血浆S-100?蛋白水平。应用Western-blot方法测定各组大鼠海马区脑组织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和ZO-1的表达和变化。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各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及血脑屏障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与S组比较,C、PL、PM、PH组T1、T2时点血浆TNF-α水平均升高(P<0.05)。与C组比较,PM、PH组T1、T2时点血浆TNF-α水平均降低,且T1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M组比较,PH组T1、T2时点血浆TNF-α水平均降低,且T2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组比较,C、PL、PM、PH组T1、T2时点血浆IL-6水平均升高(P<0.05)。与C组比较,PM、PH组T1、T2时点血浆IL-6水平均降低(P<0.05)。与PM组比较,PH组T1、T2时点血浆IL-6水平均降低(P<0.05)。与S组比较,C、PL、PM、PH组T1、T2时点血浆S-100?蛋白水平均升高(P<0.05)。与C组比较,PM、PH组T1、T2时点血浆S-100?蛋白水平均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M组比较,PH组T1、T2时血浆S-100?水平均降低,且T1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blot结果表明, CPB可使大鼠血脑屏障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和ZO-1表达水平下降。与S组比较,其它4组occludin和ZO-1表达水平均下降,且C、P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PL、PM、PH组occludin和ZO-1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且PM、P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M组比较,PH组ZO-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到,S组血脑屏障基膜均匀一致,完整性好,进行CPB的4组大鼠血脑屏障和海马区神经元超微结构均在一定程度上发生改变,但PM、PH组超微结构的改变较C和PL组明显减轻。线性回归分析表明,CPB结束后2小时血浆S-100?蛋白水平与脑组织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ZO-1表达的相关性良好, S-100?蛋白水平与occludin、ZO-1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分别为-0.9563和-0.9737。结论:1.盐酸戊乙奎醚可明显减轻CPB诱导的炎性反应,具有脑保护作用。中、高剂量的盐酸戊乙奎醚尤为有效。2.盐酸戊乙奎醚可保护神经细胞和血脑屏障的结构和功能,具有脑保护作用。3.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和ZO-1与血脑屏障的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4.血浆S-100β蛋白浓度作为检测脑损伤的重要指标之一,可反映血脑屏障的损伤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