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产业集群社会网络与技术知识扩散机制研究——以上栗烟花产业集群为例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qiu121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在全球经济狂潮中,一个国家想要获得竞争优势,不能只靠本国的全球性大企业,更重要的是要依托那些扎根于本土中的中小企业集群。魏江,叶波(2001)认为文化上的根植性是小企业集群的鲜明特征,而由文化根植性形成的产业集群社会网络对群内企业的学习有重要影响。   本文以上栗烟花产业集群中技术知识扩散为研究对象,在对相关文献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构建社会网络、吸收能力、知识扩散作用模型,考察社会网络对上栗烟花产业集群技术知识扩散的解释能力,以及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了上栗地区烟花产业97家企业的数据,对其进行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所提出的理论模型和假设检验进行验证,并得出以下结论:   (1)社会网络结构(网络中心度、网络规模)对县域产业集群技术知识扩散有正向影响。   (2)社会网络关系(关系强度、信任、信息共享)对县域产业集群技术知识扩散有正向影响。   (3)社会网络结构(网络中心度、网络规模)对县域产业集群知识吸收能力有正向影响。   (4)社会网络关系(关系强度、信任、信息共享)对县域产业集群知识吸收能力有正向影响。   (5)知识吸收能力对县域产业集群技术知识扩散有正向影响。   (6)知识吸收能力在县域产业集群社会网络对技术知识扩散作用的过程中起中介作用。   本文能够为上栗地区技术知识引进和扩散提供理论支持。本文认为上栗地区在引进和传播技术知识时需要重视集群中企业之间的相互联系,并规范企业之间竞争和合作模式,提高企业之间的相互信任程度,来加快集群中技术和经济发展速度。
其他文献
许多资源型城市在经过辉煌而又漫长的发展后,正逐渐暴露出越来越多的矛盾和问题,严重影响未来之路。很多专家学者提出运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这是解决困境最
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创新要素在区域间动态流动引发集聚现象,进而形成空间范围内产业合理分工,推动区域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同时培育区域创新发展增长极,增强区域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建筑物的数量及总建筑面积也随之增多。建筑规模的激增和应用一方面改善了人民的居住条件,使生活更加的快捷方便,但相应